第02版:快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健康过节应突出情感与文化内涵
不放少放烟花爆竹已蔚然成风
微信“隐形加班” 不能少了权益维护
年味的真谛 是“幸福期盼”
揪出“老赖”
用压岁钱给孩子上好“新年第一课”
文明不“放假” 当成春节新风尚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篇4 2017年2月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健康过节应突出情感与文化内涵

 

今年的春节假期刚过去,如何适应节后生活节奏,再次成为热点议题。其实,节后综合征虽然症状发生在节后,但究其根本还是节中的不健康生活方式所致,因此,若想摆脱节后综合征带来的种种困扰,还须从调整春节期间的过节方式入手。

走亲访友、聚会娱乐、游山玩水……转眼间春节假期就要过去了,又要恢复正常的工作和学习。春节过后,生活再次变得紧张而有规律,很多人或因不适应而感到疲劳,提不起精神。(2月2日中新网)

每当春节等长假过后,总会有很多人因难以适应节后生活而陷入焦虑苦恼,俗称节后综合征。今年的春节假期刚过去,如何适应节后生活节奏,再次成为热点议题。其实,节后综合征虽然症状发生在节后,但究其根本还是节中的不健康生活方式所致,因此,若想摆脱节后综合征带来的种种困扰,还须从调整春节期间的过节方式入手。

平心而论,春节是一个阖家团圆的好日子,亲朋好友聚在一起吃吃喝喝、玩玩乐乐也很正常,既是对自我的放松,也是对情感的增益。然而,近年来随着春节期间娱乐方式的日趋多样化,我们的假期时间安排变得越来越拥挤,整个春节几乎都被各种各样的活动所占据,导致很多人疲累不堪。更加令人遗憾的是,这种格外忙碌疲劳的过节模式,并没有更好地展现出春节的情感意义,反而因为忙乱而冲淡了春节原有的浓浓亲情味道。我们不妨回想那些忙到不可开交的春节长假经历,恐怕很多人都只顾着吃喝玩乐了,甚至从始至终没和父母家人多说上几句话的人,亦不在少数。

尤其是,再看看节后综合征泛滥,春节假期几乎成了人们的负累,如此过节就更加得不偿失了。那么,应对节后综合征又该从何入手呢?常言说,种其因者须食其果,有什么样的前因,就有什么样的后果。对于节后综合征,我们不能孤立地从节后反应角度来看待应对,而是应当反思其成因,从根源上展开“治疗”。简而言之,面对节后综合征,节后的适应速度和调整策略固然重要,但更有效的方法应是追求过节方式的健康合理。当我们的春节假期中不再有过度熬夜、暴饮暴食等坏习惯,能够健康过节、注意休息、合理饮食,自然少了节后综合征的困扰,适应起节后的工作和生活便会容易得多了。

犹记得我们小时候的春节,虽然饮食上没有大鱼大肉,娱乐方式上缺少各种花样,但相比现如今看似热闹非凡的春节,却过得格外温馨充实。原因不在别的,只因为那时的春节还未“乱花渐欲迷人眼”,承载并寄托着更多的亲情元素和文化意义,当然单纯而又幸福。而在如今愈发忙乱仓促的春节假期中,只见玩乐成分不断加重,情感文化内涵逐渐淡化,多少有些迷失了。对此,笔者想说,我们的春节假期是时候走出过度喧闹疲累的状态了,亟需回归它饱含亲情意义与文化内涵的本来面貌——健康过节,幸福永远。

□侯坤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