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旅游
3上一版  下一版4
 
龙门古镇,孙权故里
济南大明湖 免费开放
品尝水席“真不同”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篇4 2017年1月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龙门古镇,孙权故里

 

龙门古镇,是个距杭州仅五十余公里的小镇,据传是三国时孙权的故里。村内以独特的明清古建筑群而闻名,是现今江南地区明清古建筑群中保存较为完整的山乡古镇。村后有 龙门山,海拔1067.6米,峰峦重叠,气象万千,为富阳群山之冠。东汉名士严子陵曾游龙门,观山势异常,赞叹:“此地山清水秀,胜似吕梁龙门”,古镇也因此得名。

在浙江省杭州市西南富春江南岸的群山环抱中,有一座千年古镇,名唤“龙门”,镇上的人据说原本都是三国东吴大帝孙权的后裔。千年前,他们看中了这块风水宝地,于是选择定居在这里,开枝散叶。

穿行于徽派民居里,读龙门历史

穿行于曲折悠长的灰白街弄,鳞次栉比的徽派民居、绵亘不绝的马头墙、高巍轩昂的牌坊祠堂、原木材造的高堂宗庙……推开每一座祠堂的朱门,仿佛推开了通往历史隧道的大门。

思源堂,顾名思义孙氏后裔饮水思源、怀念祖先的地方,堂正中悬挂着龙门鼻祖孙钟的肖像和历代孙氏族谱世系图;余庆堂挂满了“状元及第”“文武进士”匾牌;世德堂面阔三间二弄,华房、国房、儒房三房,堂主孙念阳经商致富,乐心公益事业,造福全村百姓,施大德济天下;积善堂是为了纪念在大旱灾中倾其家产,救济灾民的义士孙潮而建;承恩堂前有“工部”牌楼,永乐初年工部主事孙坤负责督造的八十余艘巨舰,从龙门驶向大海,为郑和下西洋立下不世奇功;明哲堂俗称五边厅,规模宏大,前后三进,四周环以本房民居,门外围墙,独立成院,是龙门古建筑“厅堂组合院落”的典型代表,明哲堂陈列石臼、夫妻磨、水车古农具,已有500多年历史。

从明哲堂出来,眼前一池椭圆状碧水形若一盏端满墨汁的砚台,名曰“砚池”。轻风拂来,荡起层层涟漪,龙门人历来把读书看作头等大事,没有比高中魁元更光耀门楣的了。掬起一捧清水,映出的是一代代龙门学子宵夜旰食;一位位青衫书生夤夜苦读。

行走巷陌溪畔人家,品一方水土

如果说耕读世家是一方水土的灵魂凝聚,那么寻常巷陌则是一种接地气的底蕴存在。

行走溪畔人家,三五老翁坐在光滑冰凉的石条长凳上,唠叨着家长里短;老妪们挥舞着棒槌在溪畔漂洗衣物;少妇们在院门口剥着刚从山上挖下来的鲜笋;来到山声水色间,一茬一茬学生和画家自天南地北赶来,埋头点墨泼彩,用线条勾勒着这里的一砖一瓦、一丘一壑,伫立在横跨剡溪的卧波桥上,放眼望去,白墙灰瓦马头墙错落有致,卵石墙垣斑驳朴旧;桥下,潺潺溪流底的鹅卵石,被时光打磨、在岁月滋养中浸润得光滑如玉。不经意间,头上飘起了毛毛细雨,踩在鹅卵石上,“下雨天串门,跑遍全村不湿鞋”,颇有一番别样情调。烟雨朦胧中,龙门古镇仿佛成了一幅黑白渲染的淡雅水墨画,雨点氤氲在空气中,让画更显清新饱满;打落在身上,令人洗去凡尘杂念,心神为之一爽。

徜徉在深巷幽居,廊棚相连,墙檐互接,陌生人初入古镇难免东西难辩,一时找不到北。孙氏多将才,古镇的布局是兵圣孙武后裔以八卦迷魂阵格局设计的,七拐八弯的深巷狭弄诡异地折向前方更深邃的边门暗道或深宅内院。

相传当年日本鬼子进村抓壮丁,前门进,年轻人钻进弄堂便不知踪影,被这厅堂密布、房廊相连、巷道纵横的“迷宫”整得晕头转向,只得作罢。

东汉严子陵游龙门赞叹不已:“此处山清水秀,胜似吕梁龙门”。其实,龙门,不但风水好,名字更吉利。这里,飞出了三条货真价实的“金龙”:乱世征伐、所向披靡的武烈皇帝孙坚;横扫江东、四夷宾服的长沙恒王孙策;临危受命、三分天下的东吴大帝孙权。

王图霸业,过眼云烟。孙权后裔选择隐于僻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他们韬光养晦,只求血脉延续,孙氏大宗供奉的祖宗牌位摆放呈“之”字形,象征着孙氏子孙如长江之水源远流长,孙氏一门多豪杰,孙权父子、兵圣孙武子、药王孙思邈、国父孙中山……都与富阳龙门有着切割不断的血缘关系。

这里,爬满青藤的老墙和长满苔藓的石条,都是它的无字记录者,也是它的薪火传承者。而龙门自身,便是一部家谱、一卷史书、一场精彩迭呈的连续剧。

□申功晶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