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特写
3上一版  下一版4
 
听到职工热点问题委员很兴奋
小学生“机场线增站”建议获市级奖
农户成新技术最大受益者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2016年11月2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昌平自研草莓栽培技术成功申请专利
农户成新技术最大受益者

 

“我家4个棚,3个都改成‘半基质’的了,又好看又省事。”“我家改了20个棚呢。”在近日召开的“草莓半基质肥水管理”培训会上,农户齐立军和吴运玲相互“炫耀”着谁家的草莓更“先进”。当天,来自昌平区10个镇的近100名果农接受了“半基质技术”的培训。

草莓种植还有“先进”与否之分?是的,昌平区作为中国草莓的重要产地之一,在草莓种植领域一直行走在行业前列,草莓业以1万余栋日光温室、4千亩育苗基地、覆盖5镇、46余村、35个草莓专业合作社、3500余户农民的产业布局,逐步成为昌平农业的支柱产业。在这样的背景下,昌平区农机推广中心开始思量如何让草莓产业保持竞争力、让种植户增收,而此时,由昌平区自主研发的“半基质栽培技术”应运而生。

半基质栽培技术是由昌平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路河及其团队于2011年自主研发的,经过5年科研试验、示范等工作,已于今年成功申请实用新型专利。

“半基质”的创新之处在于用一半基质土、一半土壤培育草莓苗。该种栽培模式的栽培槽是梯形的,在填充土壤时,将土壤填成三角形,占半个栽培槽,然后在土壤上铺满基质土。

“土壤与基质不同,土壤的温度较为恒定,底层放土壤,上面覆上基质,首先在外界温度变化的时候,土壤可以起到缓冲的调控作用。再者,上层的基质松软,根苗易于生根,成活率就上去了。”路河说道。

吴运玲种草莓20多年了,自从改成“半基质栽培模式”,她感到从未有过的轻松。她的草莓园中有22个大棚,其中20个已经改造为“半基质”。“每个大棚至少需要20000元改造费,政府给了每个大棚15000元的补助。”她表示,有了政府的补助,改造起来更安心了。

□本报记者 周美玉 通讯员 孙文婷

 
3上一篇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DC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