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人物
3上一版  下一版4
 
32年不离课堂的校长
入职八年炼成金牌导师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篇4 2016年11月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32年不离课堂的校长
——记首都劳动奖章获得者、房山区良乡第三小学校长沙晓燕
 

她是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全国优秀德育工作者;她是北京市特级教师、北京市杰出校长;2009年10月1日,她作为首都教育界唯一代表光荣地成为国庆60周年“北京之歌”彩车参展人员,参加了天安门广场国庆游行。十天前,记者采访她时,一切荣誉头衔让她用“人民教师”4个字轻松化解——“我只是一名人民教师”。她就是首都劳动奖章获得者、房山区良乡第三小学校长沙晓燕。

小荷初绽

一片春霖育芳华

与沙晓燕交谈,话题最多的是孩子,而每每提到孩子的教育成长,她总有说不完的话。1984年,19岁的沙晓燕从师范学校毕业,成为一名小学教师。从少先队辅导员到班主任再到校长,这一干就是32年,即使是担任校领导,她仍然坚持走进课堂,为学生们讲课。

“如何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突出学生主体性的品德课教学模式。”沙晓燕说,“经过不断地调研、学习,我总结出自己特有的教学方法。可以概括为: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自主探究、感悟观点——实践体验、规范行为。也就是教师在创设情景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感悟观点,继而通过实践,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

“能钻、会钻、爱钻”是同事们对沙晓燕的评价。正是凭着这一股子“钻劲”,沙晓燕不仅代表北京市品德教师参加全国教学观摩大赛并一举夺魁,她的一些课堂设计还荣获了市级表彰,被收入北京市教育资源库进行永久保存。就这样,沙晓燕将一个小学的思想品德课带上了全市乃至全国的大舞台。

辛勤浇灌

百花齐放春满园

2003年,沙晓燕来到了良乡中心小学任校长。角色、环境的转变,给她带来了新的挑战:从一线教学到学校一把手、从单纯的业务工作到学校方方面面工作、从区直属校到乡属校,管理体制、管理模式的不同给工作增加了很大难度。“学校地处区府所在地,虽然是中心校体制,但相邻的都是直属学校,老百姓也同样具有高标准的教育需求…… ”沙晓燕跟记者回忆起初当校长时的顾虑。

“昨天的成绩只代表过去,只有今天才属于自己。”沙晓燕说。她开始利用假期走访老教师,多次向前任校长及学校班子成员请教;召开干部座谈会、职代会征求意见;争取各级领导的指导、帮助……紧张的工作虽使她身心疲惫,但信心却在不断增强。调研后,她开始有计划地实施管理计划:利用“教育创新工程”、“双争”和“校本培训”等活动,提高队伍素质;以课程教材改革为突破口,加强“四级教研组”及教育科研建设,促课堂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积极筹措资金改善办学条件,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完善管理机制,促进了各项管理的规范化。她注重学校教科研工作的有效开展,不断总结出“大小结合,优势互补,骨干带动,整体提高”的农村小学校本教研模式,实施以团队学习为核心的“3+4”教师专业发展策略,使教师专业素质得以大幅度提升。

2014年,沙晓燕来到良乡第三小学,她更加关注教师队伍的培养。搭建、完善了市级学科工作室、班主任工作室、区级科研工作室,培养出了一大批荣获市区教学和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一等奖的教师。作为北京市小学特级教师,房山区教委成立了以她名字命名的“沙晓燕品德工作室”。

“课堂使我成长,科研使我成熟。”沙晓燕说,“上课是我的优势,当校长应当发挥这种优势。我的目的不是上了多少节课,听了多少节课,主要是感受课堂,感受学生的学习习惯,感受班级管理,了解学校课堂现状,获得第一手资料,而不仅仅是靠听汇报。”

大爱无痕

愿做春泥更护花

爱是教育的基石,这是沙晓燕的座右铭。作为一名校长,她的心中永远装着孩子们,希望孩子们在学校度过一个快乐的童年。

在学校这个大家庭中,沙晓燕待人接物总是那么细致入微,有着母亲一样的情怀。学校里有3名家在外省市的年轻女教师,长期在校居住,沙晓燕就像妈妈一样关心她们、惦记她们,不仅关注她们业务上的成长,对她们生活上的照顾更是无微不至。大到居住环境,小到洗漱问题,样样考虑在先、准备周到。传统节日到了,把她们接到自己家中,吃月饼、包粽子、煮元宵……让她们感受家的温暖与亲人的关爱;长假时,带她们到房山各处名胜古迹参观、游览,使她们忘掉寂寞。在沙晓燕眼中,她们就像她的女儿,满心满眼都是真爱;而在她们心中,沙晓燕不是校长而是妈妈,那么和蔼可亲、那么朴实无华。

“沙校长并没有校长的威严,但她却有润物无声胜有声的感染力。”“她平易近人,耐心细致,上至中层干部,下到工友,她都会放在心上,使老师们有了一种被认可、被尊重的感觉,大家荣誉感、凝聚力大大增强,工作中再苦再累,心里也舒坦。”……说起沙晓燕,教师们无不赞叹。

沙晓燕有一双善于发现问题的眼睛,更有善于思考的大脑和细腻的心。无论严寒酷暑,沙晓燕总是很早到校,校园的各个角落都有她身影。看似无心的一瞥,其实记录了很多,看似悄悄地走过,其实思考了很多,看似只是简单的问候,其实蕴含了很多……正是这样的走动、发现与沟通,学校才有了恶劣天气的“照顾行动”、特殊孩子的“关爱行动”、毕业学生的“祝愿行动”;才有了全体教工的成长、管理人员的发展、学校的成熟与壮大……

□本报记者 闫长禄 通讯员 纪海英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