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专题
3上一版  下一版4
 
法制报道 让我对人生 有了特别感受
记者职业 让我近距离 感悟“英雄”
我是第一个采访 全国劳模廖明的记者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6年11月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记者职业 让我近距离 感悟“英雄”

 

还在上中学的时候,偶然在报纸上看到了一篇战地女记者的人物报道,战争的惨烈如同黑色的魔鬼,吞噬着城市、士兵和无辜的百姓。而这位女记者在我心中的形象如同一枝红色的花朵,持续地绽放、再绽放……

第一次感受到女性看似柔弱的肩膀,却也可以承担起这样沉重的责任。我把这篇报道剪了下来,贴在一张白纸上,放在自己写字台第一个抽屉里。后来很长一段时间里,我每天都会拿出来看上几遍,总觉得能从中汲取力量。

现在回想起来,多少都是受了那篇报道,以及后来看的更多战地记者故事的影响,我才选择了记者这个行当。例如前不久的一个周六,北京第二届外国人篮球赛的开幕式上,马布里现身并致辞。不想错过口里的每一个新闻,我早早出门,独自驱车50公里来到现场。往返100公里,加上堵车路段多,这天开了将近4个小时的车。然而,这则新闻的稿费仅能勉强够得上高速公路的过路费。通俗的讲,干了半天的活儿,不仅没赚钱还赔了。

如果说心里没有一点怨念,是不可能的。但每当这时,我的眼前总会浮现出一条小路,给我信念,鼓励我继续努力。那是去年,我采访全国劳动模范梁会兰时,通往她家的是一条年久失修、坑洼不平的小路。她的居住环境让我十分诧异。梁会兰19岁从河北来到京棉二厂当临时工,不到一年的时间不仅入了团,还成为了厂团支部“学雷锋”小组的组长,带着20多名组员深入社区,服务孤寡老人,从无怨言。

2006年,梁会兰下岗了。本来,她可以借着找工作的机会,离开社区,抛下那些“大包袱”。但梁会兰最终选择留在社区,继续照顾那些老人。“咱们都这么熟悉了,你要是走了,我们肯定得少活几年。”梁会兰回忆起她照顾多年的金阿姨劝她不要走时说过的话,红了眼眶。就在那时,她下定决心,“凡是和我结对子的老人,只要他们健在,我就一直照顾下去。”

在厂里时,梁会兰也是个能手,厂子改制时,不少人找她去工作,说凭她的技术肯定能当个领导,活儿不累还挣钱多。可为了有更多的时间照顾老人,梁会兰干脆不再找固定的工作,干起了家政小时工。她选择陪伴老人,就注定选择一条清苦的道路。女儿上小学时,都已经在北京的学校报上名,但需要3万元赞助费,这让梁会兰为难了。最终她狠下心,把孩子送回了老家。

每每回忆起采访过的那些劳动模范们,我就会感觉到“英雄”就在我的身边,总能从他们身上汲取新的力量,整理好自己的心情,再次迈开腿,奔向下一个采访现场。

□本报记者 刘欣欣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