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快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让老人成为养老服务竞争上岗最大受益者
让红色基地“活”起来
医生“过劳呕血” 警示胜过感佩
对“精准诈骗” 要“精准点杀”
会自动“消失”的借条
“天价”理发店被罚为商家敲响警钟
规范旅游市场 需要对症下药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6年10月2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医生“过劳呕血” 警示胜过感佩

 

近日,一篇题为《上海一医生连续工作32小时后吐血》的文章在朋友圈热传。文章中提及的医生是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的一名心内科医生,在发病前,已经连续工作了32个小时。加上近期刚刚参加博士生考试,超负荷的工作和学习压力,导致消化道疾病,造成大量出血。(10月22日《新闻晨报》)

上海一名医生因连续工作32小时,突发疾病吐血,经抢救脱离生命危险,令人既感佩又后怕。事实上,去年至今,接连发生多起医生“英年早逝”事件。去年4月12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心外科副主任医师李大连教授猝死,享年48岁;6月29日,年仅43岁的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急诊科主任李晶因心脏破裂猝死。

当今社会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一些人往往身体已经超出极限却不能自治,一旦各种隐患爆发,可能就是追悔莫及的后果。这些年来常有“过劳死”事件发生,应该引起全社会以及所有人的重视。过劳死,乃至普遍的工作压力,都应该引起各方面的关注。一般情况下,工作压力大,身体长期处于过度疲劳的人群,大多是社会上骨干人群,甚至是各个领域的优秀人才,人称“白骨精”群体,其中就包括医生群体。

可见,对于医生“过劳呕血”,警示胜过感佩。医生也是人,也是血肉之躯,也要吃五谷杂粮,也会生病,也需要劳逸结合,也需要正常的休息时间。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医生更需要制度呵护。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我们需要敬业奉献,但不应提倡“拼命三郎”式的工作方式。所以,有关部门应制定相关的法律制度,尽量降低人们因加班工作、带病工作而付出沉重代价。

换言之,对于医生“过劳呕血”,还需反思人文关怀。比如,定期为工作人员体检、落实带薪休假等。特别是,政府应该对这些正处于社会中坚力量的人群更多的关怀,给予更多的福利保障,减轻他们的后顾之忧。□汪昌莲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