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情怀
3上一版  下一版4
 
秋意浓时桂花香
稳稳的幸福
一个 “布”月饼
想念我的模范集体
■征稿启事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下一篇4 2016年9月2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秋意浓时桂花香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桐叶已秋生。”又逢秋高气爽,楼下院子里,那一株老桂花树又绽放出阵阵馥郁清香。

刚刚放学归来的女儿缠着我给她包书皮,不经意间翻开语文课本,“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一将书放在讲台上,便用缓缓而很有顿挫的声调,向学生介绍自己……”多么熟悉的文字呀,正是鲁迅先生的《藤野先生》。细细品读,仿佛时光又回到30多年前。

那时,我正在京郊高碑店的第四中心小学就读五年级,班主任是刚接手毕业班的常红老师。据听说那可是学校里出了名的厉害老师,不但教学水平高,而且豁得出去,如果可以不用睡觉,肯定24小时陪着学生连轴转。果然,为了把我们过去几年的漏洞补上来,常老师不但每天下午放学拉晚给我们补习数学,而且用蜡纸、铁笔手抄印刷了鲁迅、郭沫若等众多老先生的散文、叙事文和议论文让我们阅读,逐字逐句的讲解,不但开阔了我们的眼界,而且将语文基础知识潜移默化地揉进阅读,深深地印在我们小小的头脑之中。

那时,我的数学学得是全班最好的,再难的几何、应用题在我面前那都不叫事儿。但是我的数学成绩却不是最高的,主要是因为马虎,不是小数点儿放错了位置,就是把数字写颠倒了,最不济也要把方程式的解字和答字丢到九霄云外,每次考试我总是第一个答完交卷,总是第一个冲出教室奔向操场的沙坑、滚筒,也总是第一个改错题挨罚。具体罚的内容大抵就是把错题抄50遍,每当抄到手酸眼乏时,常老师都会倒杯温水放在我的课桌上,恨铁不成钢地戳一下我的额头,狠狠地说:“看你下次还长不长记性。”

那年中秋将近,常老师把家里的桂树搬到学校,一边聆听着老师的教诲,一边轻嗅着桂花的暗香,惬意极了。两年的相处,渐渐地我们对常老师的惧怕之心转变为浓浓的亲近之情。桂花袭人的香气中,我们品读了杜甫的《春夜喜雨》、黄巢的《不第后赋菊》,熟练掌握了勾股玄三角定理,我更是在毕业考试中考出了数学满分。短短的两年相守,不自觉的将桂花的馨香和常老师的严肃脸庞深深烙印在记忆里。

唐朝诗人宋之问《灵隐寺》有佳句:“桂子云中落,天香云外飘。” 唐代大诗人杨万里更有佳句:“不是人间种,移从月里来。广寒香一点,吹得满山开。”恰逢秋月之夜,沐浴在桂香中,再次读起《藤野先生》,眼中已不禁泛起雾水,心中弥漫的是对常妈妈的昔年之情。

□马振涛 文/图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DC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