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快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996工作制”别成互联网企业“常态病”
应理性对待网购职业打假人
对新兴职业 监管要跟上
房产中介编造谣言 害人终害己
“保过”费
对网络恶俗炒作要人人喊打
遏制骗取保障房乱象 需多措并举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6年9月1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应理性对待网购职业打假人

 

近日,《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征求意见稿)结束了公开征求意见,这个条例再次吸引了人们对职业打假人的关注。根据近年来法院审理的一些涉及职业打假人的案件,北青报记者发现,虽然到现在仍然备受争议,但职业打假人逐渐呈现出团体化、专业化等趋势,诉讼内容也逐渐有了固定模式,并出现了专门进行互联网打假的“网购职业打假人”。(9月11日《北京青年报》)

现如今,网购已经成为许多人买东西的固定方式了,从服装鞋帽到电子产品。从鸡鸭鱼肉到快餐盒饭,几乎包揽了所有的方方面面。在方便大家购物的同时,人们也发现,在网购中常常发现有假冒商品,十分令人头疼。索赔吧,还真的挺麻烦,费时费力。忍气吞声吧,又觉得挺憋屈的,心里老是不痛快。

而网购职业打假人的出现,正好弥补了许多网购人在购买到假冒伪劣商品后无力索赔的空白。

首先,网购职业打假人是严格依照法律打假。他们瞄准网购这个巨大的市场,用老鹰般的犀利目光搜索网购中的假冒商品,下单大量购买后固定证据,然后依法索赔。如果卖家服了软,给钱了结。要是卖家不予理睬,职业打假人就会举报到执法机关或依法起诉,直至大获全胜。

其次,网购职业打假人已经从原先的单打独斗发展到现在的“联动”和“共享”状态,通过QQ群和微信群互通信息,联合打“战役”,让制假售假者付出更大代价的同时,获取更大的利益。

再次,网购职业打假人已经形成了固定的打假“套路”,熟知相关法律法规,胜算几率大。所以,网络职业打假人在震慑不良商家、净化网购市场方面还是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许庆惠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