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快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应让母婴室承载更多的权益关怀
对“僵尸自行车”应尽快整治
“朋友圈” 不是法外之地
私设“小金库”
学校要求发型统一 为何学生不理解?
当心伪“基因测序”忽悠孩子未来
改地名的成本账 需要好好算一算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篇4 2016年8月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应让母婴室承载更多的权益关怀

 

国家卫计委表示将制定完善母婴室相关设置标准,积极协调和推动有关部门将母婴室建设纳入相关规范与城市建设规划中,无疑是对社会关切的积极回应,也是将母婴室建设纳入权益保障顶层设计,承载起权益关怀的必要措施。

本周是2016年世界母乳喂养周。国家卫生计生委表示,将针对社会广泛关注的公共场所母婴室缺乏、哺乳条件和环境差等问题,积极协调和推动有关部门将母婴室建设纳入相关规范与城市建设规划中。国家卫生计生委也将制定完善母婴室相关设置标准,引导企业单位和公共场所设置规范化的母婴室。(8月2日《北京青年报》)

母乳喂养,既是做母亲的责任,更是做母亲的权益。公共场所哺乳除了让众多母亲隐私暴露在公众的视线里,带来切实的不便之外,对很多的公众来说也是一件难堪的事情,甚至还酝成公共舆情事件,如去年的“地铁哺乳照”。保护母亲的隐私、避免公众的尴尬,一间小小的母婴室便成了社会文明进程的一个标识,也成了公共场所设施缺失的一面镜子。

公共场所缺少母婴室表面上看,是公共场所设计与配套建设人性观念的缺失,如在城市建设、设施配套规划中缺少地位,母婴室建设缺乏统一标准,而实质上从制度规范来看,母婴室的配备没有刚性的法规依据,是否配备与建设完全取决于公共场所供给者的意愿,并不是法律规定的刚性义务。比如,不管是《母婴保护法》,还是《妇女权益保障法》,都没有就公共场所满足母婴特殊需要作出具体而明确规定,留有权益保护的真空。

母婴室的问题近些年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在国家与地方“两会”经常会听到人大代表与政协委员呼吁加强建设的声音。如,今年的全国人大会上谭晶委员就提出《关于城市公共场所建设和普及标准化母婴室的建议》,建议将母婴室的建设列入城市规划范畴,建立母婴室纳入建筑标准的强制性规定,建立母婴室配建标准,此外,还建议通过立法明确政府、企业、社会机制对母婴室建设、管理与服务的责任,把母亲的哺乳权利纳入到权益保障的范畴。

此番,国家卫计委表示将制定完善母婴室相关设置标准,积极协调和推动有关部门将母婴室建设纳入相关规范与城市建设规划中,无疑是对社会关切的积极回应,也是将母婴室建设纳入权益保障顶层设计,承载起权益关怀的必要措施。当然,仅仅限于制度的设计是远远不够的,母婴室建设、管理与维护归根结底还需要真金白银的供给,母婴室建在哪里以及怎么建,根本要成为一项法定的义务,并带有强制性,突出地方的公共保障义务,保障公共场所母婴室建设、管理的基本支出,并对企业、社会机构母婴室建设、管理给予一定的补贴,同时,强化不履行配建义务的法律责任,便于行政监管。此外,城市母婴室的配建纳入到文明城市评价的指标体系,确立文明的导向作用。

□木须虫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