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虽然是一个老中青三代结合的团队,但是成员各个有活力、思想超前。他们通过互联网的管理方式,紧跟时代的发展,把现有的科技应用在地铁施工中,确保工人安全、施工安全。
他们随时发现问题,随时解决办法,以问题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打造了一个拥有安全工作环境,同时拥有人文关怀的温暖集体。这就是北京市政路桥市政集团地铁16号线20标项目部。
上周,我市2016年轨道交通建设工程安全生产观摩交流现场会就在项目部现场召开,20多家建设单位都前来学习他们的安全管理经验。
“互联网+”助力
打造智慧工地
在新常态下,“互联网+”在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首都建筑行业的领军企业,北京市政集团主动适应新的形势要求,积极探索互联网技术与施工生产的融合,全方位打造“智慧工地”,这一点在地铁16号线20标项目部中体现的最为突出。
“通过为钢榀架制作专属二维码,让它们拥有了属于自己的身份证,能追溯到每个钢榀架的焊接工人,提高了工人的责任心。”北京市政路桥市政集团地铁16号线20标项目部项目负责人李贺告诉记者,竖井及导洞初支结构均由钢榀架连接组成,因此钢榀架的焊接质量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质量。
记者在现场看到,工整码放的每一榀钢榀架都挂着一张印有二维码的塑料标牌。记者拿出手机点开微信对着二维码轻轻一扫,手机上很快显示出了钢榀架的施工队伍、电焊负责人,此外还显示了焊接日期、使用部位、电焊工的操作证书编号。
李贺告诉记者,在刚开工时,检查钢榀架质量时一次验收合格率在90%左右,对于不合格的产品难以追溯责任人。现在有了二维码,整个焊接施工实现全程可追溯,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很容易找到负责人、负责单位。
“工人焊接一个合格的钢榀架拿一份工钱,所以他们工作起来更用心,这样我们的整个工程也就更加安全。”北京市政路桥市政集团地铁16号线20标项目部项目总工王渭说,通过使用二维码标识,一次验收合格率上升到了98%。
此外,地铁16号线20标项目部还把二维码应用在了工人管理、工程管理中。记者看到在现场劳务人员的工作服上都有一个印有二维码的工作胸牌,上边还有工人的姓名、照片、施工队伍信息。
“挺好,特别方便,原来我都是需要从现场回办公室去核查信息,现在一扫都出来了。”一家劳务分包公司现场施工负责人冯义才说道,“项目里工人比较多,一扫码就能看到工人的基本情况,包括岗位工种、劳动合同号等信息,方便的鉴别是不是我们公司的作业员,是不是持证上岗。”
在项目部、各施工竖井入口处还悬挂有施工日报二维码,让管理人员、作业人员都可以随时了解当日的风险要点,加强安全管控,也便于即时了解本周、本日施工进度。“每个人都知道这周要干到什么程度,想想自己今天应该干到什么位置,能不能完成,心里就有个谱了。”施工现场一名作业人员向记者讲起施工日报的好处。
爱心专车接送
保工人安全返乡
每年春节,外来打工者都要发愁,怕买不到火车票回家过年,有的电话订票、有的彻夜排队,还没开始放假,心思早已经飞回家了。然而,今年2月份,地铁16号线20标项目部的工人脸上一点都没有着急的样子,都在安心的工作。原来,他们早都知道项目部会安排大巴车,一直把他们送到自家村口。
“项目部包吃包住,过年往返还有专车接送,春节过后俺还要回来上班,还要带着更多的乡亲为首都地铁建设出力。”工人老刘说,他对项目部非常满意,要一直在这干下去。
“开展农民工平安返乡活动是北京市政集团多年来两节送温暖活动的一项重要工作。我们地铁16号线20标项目从去年开工起,直到工程竣工,每年春运都会包车送外来务工人员回家。”李贺告诉记者,在返乡前给农民工发放足额的工资,满足大家揣着钱回家过年的愿望。
和老刘一样想法的工人不在少数,因为项目上对农民工的关怀不仅于此。
“对农民工的关心,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保证他们的人身安全,我们称之为本质安全。”李贺介绍说,每一名工人进场后,都要进行安全教育,告知作业的危险因素,以及如何规避这些危险因素、如何正确操作。
此外,每名工人都要到市政集团建设的安全体验式培训教育基地,实际的感受安全操作。在这里,工人戴上安全帽,感受上方重物捶打安全帽的感觉,想像如果自己没有戴安全帽可能造成的头破血流的后果。在这里,工人系好安全带,脚下的板子向下翻转,失去支撑感受下坠,同时感觉到安全带强力的保护作用。
“如果我们只是口头说安全,可能他们还是感觉不到危险性。通过这种实际的体验,他们对安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李贺说道。
工人上岗后,在实际工作中,项目部每天下班之前都要举行安全生产例会,管理人员把第二天工作的安全注意要点、风险源,向施工队长、班组长讲解明白。第二天一早,施工队长们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再讲给每一位工人,确保工人安全施工。
“每位工人师傅出来工作,都是为了挣钱养家,向他们灌输安全的意识、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为他们做好安全防护,这都是企业应该做的,是在保证工人劳动的权利。”李贺笑着说。
把图纸变三维
用科技指导安全
在城市地铁暗挖隧道施工中,马头门是施工过程中结构受力转换的关键环节。在开设马头门时,如果处理不当,会出现拱顶坍塌等事故。为了保证开挖过程中马头门结构稳定,项目部在竖井格栅内增设了马头门加固环措施。
虽然结构稳定了,但由于拱顶是弧形的,传统的平面图纸不容易把现场需要加工的尺寸和连接方法交代清楚。如果加工尺寸做的不够精准,无法形成整体的加固体系,破除马头门时安全就不能保证。
为了让工人更加形象地了解施工工艺,项目部利用BIM模型将平面的图纸变成了可视化模型,把马头门加固环的图纸用三维图纸展示出来。“让一线的工人,一看就能明白他要做加固环的安装部位、接头处的连接方法。理解施工要点、难点和特点,规避安全的风险。”王渭说,这是通过模型技术指导施工,保证马头门处格栅和加固环安装质量,确保开设马头门时结构稳定安全。
□本报记者 刘欣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