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专题
3上一版  下一版4
 
在破解问题中 寻找别样的幸福
给构件穿“太空衣” 既节水又省工
创出企业活力 创出我的快乐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6年6月2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给构件穿“太空衣” 既节水又省工

邓继文
中建一局二公司印刷学院项目职工
 

在中建一局二公司北京印刷学院项目,有一件特殊的“太空衣”。这件“太空衣”是由一种类似于海绵的材料和一种塑胶薄膜粘贴在一起制成的,外表看起来是奶黄色。“太空衣”的底边是封死的,上端开口,从上口浇水,由于海绵的强吸水性,源源不断地滋润着构件,保证了建筑构件的湿度,塑胶薄膜不透水,防止了水分的蒸发。给构件穿“太空衣”也很方面,用强力磁铁就可以将“太空衣”固定在混凝土构件上。这项发明,目前已经申请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这项发明是由项目职工邓继文完成的。穿上太空衣,工人不仅不用时刻重复同样的工作,更可以使项目节水近400吨。

提及这项发明,还得从2015年7月说起。当时,北京市质检总局领导来印刷学院项目检查,看到项目的各项发明很感兴趣,就对项目提出了问题:“混凝土构件的竖向养护,水消耗量很大,你们能不能想个节水的办法?”混凝土构件是指用混凝土浇筑成的墙体、柱子等各种结构,按规定这些结构的养护,正常需要7天,特殊的需要14天。在养护期间,必须保证混凝土构件水平方面和竖向都是湿润的,但是竖向的表面存不住水,就需要不断地往上喷水,既耗人力又耗水。

拿到这个“命题发明”,邓继文经过多次试验,奇思妙想,终于创造出了“太空衣”。

其实,邓继文除了这项发明,还有多项小发明,有既省场地又省人工的可移动钢筋加工棚、可以拼装的用钢板制作的消防水箱等。

印刷学院项目是在老校区里建新的教学楼,施工场地非常小。如果按照正常项目的钢筋加工棚设计,钢筋在棚内加工之后要搬运到钢筋棚外面,重新码放在空地上,才能被塔吊吊起,耗费人力又需要大空间。邓继文带领项目员工在准备建钢筋加工棚的场地转了几圈后,决定做一个新式加工棚。很快,项目部设计出了会开合的钢筋加工棚。他们为钢筋棚铺设了轨道,装了轮子,使钢筋棚可以从中间一分为二。这样,项目就可以根据需要将加工棚沿着轨道左右分开,将加工好的钢筋从钢筋棚里直接吊起,避免了二次搬运。成果一出来所有人乐了。项目员工高兴的是,这项成果不仅场地节省了,而且后期可拆卸周转使用,成本也降低了。因为等这个项目建完后,可以直接拆除周转到下一个项目,只需再按照项目大小、储备用水的多少增减箱子、拧上几颗螺栓就可以轻松搞定了。劳务人员也乐了,可移动加工棚极大降低了钢筋的搬运量,劳务人员的工作负荷降低了。还有一个高兴事儿是再也不用在地上刨洞做防水破坏土质了。

一项项发明创造,降低了项目劳动负荷,职工用创新打开了自己的幸福之门。

□ 本报记者 马超/文 通讯员 李想/摄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DC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