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这座生我养我的城市,她给我欢乐,也给我感动。让我度过了回忆满满的童年,也见识到世界城市的繁华和发展,因为这儿是我的北京我的家。
我是一个北京胡同里土生土长的孩子,从小到大,周围的一切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也改变着我。
去年冯导的电影《老炮儿》引发了人们的议论与共鸣,在我看来,那就是老北京胡同生活的真实写照。打小在胡同里跑来跑去,少不了串东家走西家,从记事起家大人就会这么教孩子,见着大人要叫人,遇见长辈要称您,出门问路要毕恭毕敬,有里儿有面儿。
这还只是最基本的要求,除此之外,待人处事还有另外的一套讲究。要待人友善,热情好客,办事讲理讲规矩。要是没注意到这些,回家少不了挨家里大人的一顿呲儿。
长大以后,胡同没了,人们都住进了高高的格子楼。距离远了,交流少了,但是人们之间的那份情怀依旧存在着。什么搬家搭把手,帮着看个孩子收个快递,信息时代的互相帮助也屡见不鲜。市政府提出了以爱国,创新,包容,厚德为核心的北京精神,这也是对长久以来北京人的精神做了一个全面的总结和诠释。
爱国,其实往细了说就是爱咱自己的家,千万个家组成了国,没有了国,又何谈家的存在。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北京人的爱国心是与生俱来的,同时也是责无旁贷的,当北京奥运会升起五星红旗的时候,当国歌的声音响彻神州大地的时候,作为一个中国人,我自豪!
其次是创新,北京这座发展中的城市从来不缺少创新,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一批批高新技术产业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在中关村,在望京,新的技术和创新在这里孕育,并体现在北京的各个领域,为这座古老的城市穿上信息化时代的华丽衣衫。
随之而来的是包容,北京作为一个国际化大都市,以其盛大恢弘的气势和海纳百川的胸怀,融合着来自各民族,各地区的文化,不论是传统的、现代的,还是民族的、世界的,五湖四海的人们都能汇聚到北京,去感受这座古老的城市带给他们的魅力,同时他们还能在今天的北京,找到自己的发展之地。
最后,那就是北京人的厚德。几千年来的发展,北京从来不缺少文化的熏陶,也锤炼出北京人特有的友爱,奉献,互助,平等的人文精神,在创建世界城市的过程中,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精神支柱和发展理念。
北京,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老,但不古板,新,但不浮华,这就是历史的积淀和人文的力量。2022年,北京还要举办冬奥会,这也意味着北京成为了第一座举办冬夏两季奥运会的城市。作为一个北京人,我不仅为之自豪,还会为了这座城市贡献出我的一切力量,只因为,这儿,是我的北京我的家!
□张子安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