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健康
3上一版  下一版4
 
五月是关键
没做好思想准备, 如何帮助 “准爸爸”减压?
儿童期抑郁影响发育
智商高者更长寿
“中年危机”并不存在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篇4 2016年4月3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五月是关键
孩子能否长得高
 

儿童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傅君芬说,经过一个冬季休整,四五月份是长高的最好季节,尤其是5月份,人体分泌生长激素比较高。这个时候找对方法,在营养、运动、睡眠、情绪等方面把好关,让孩子健康成长,对他的一生都很重要。

下面跟家长们说说孩子长高的几个误区。“每个孩子的生长发育都只有一次,家长要用正确的方法、看法来对待孩子长高这件事。

误区一:

吃中药代替打生长激素

专家正解:对生长激素缺乏的孩子,中医治疗不是首选

前段时间,傅君芬主任接待了一位小女孩,身高1.20米,看上去像个刚进小学的孩子,但她已经读小学三年级了。傅主任和孩子妈妈说:“你女儿现在8.5岁,低于P3的标准,已经属于矮小症了。”P3是个标准数值,如果孩子的身高低于同年龄、同性别、同种族、同地区孩子身高的第三百分位以下(比平均身高低7-10厘米以上),孩子就属于矮小症。根据中国流行病学调查和人口推算,矮小症的发病率为3%左右,其中5%的矮小症是缺乏生长激素导致的,可通过注射生长激素来帮助孩子长个子。

孩子妈妈说:“我怕打生长激素对孩子有副作用,就选择吃中药。可是上个星期,我带女儿再去看中医,那个医生看了骨龄片,说要不你还是打生长激素吧。这两年的中药是白吃了……”

这个小女孩的病例比较典型,临床也不少见。她提醒家长,一旦孩子确诊为生长激素缺乏导致的矮小症,就需要使用生长激素对症下药,中医治疗并不是首选。另外像中枢性性早熟的孩子,中医治疗也不是首选。

打生长激素是否有副作用?任何药物都有副作用或有副作用的风险。曾有文献指出,生长激素可能有促细胞生长和影响糖代谢的风险,但目前医学界普遍认为,生长激素应用还是比较安全的。当然,医生在用药前会详细评估孩子的身体状况和家族病史,如果认为孩子不适合打生长激素,就不会建议使用。

误区二:

吃得越多,越容易长高

专家正解:均衡营养就可以,肥胖会影响身高

一说到长高,许多家长马上就会问:“吃什么东西最长高?”在网上搜各种“长高食谱”,傅主任说,这其实也是一个误区。儿童期饮食只要注意平衡,不挑食厌食,饮食有规律,营养其实并不缺。相反地,为了长高,拼命让孩子吃这吃那,造成营养过剩引起肥胖性早熟,孩子反而不容易长高。

肥胖时,往往有过多的脂肪细胞。过多的脂肪细胞导致雌激素水平增加,女孩子就会提前发育,男孩子则变得比较女性化。

“孩子性早熟的危害蛮多,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生长潜能受损,导致成年身高不高。孩子可能前期比其他孩子高大,但后程乏力,骨骺提早闭合,身高增长的年限比其他小朋友反而短,生长发育停止后比一般孩子矮一个头。”傅主任说。

研究结果显示,性发育早1年,身高损失在5厘米左右。性发育愈早,骨骺闭合愈早,对成年后最终身高的影响越大。

误区三:

频繁带孩子看长高门诊

专家正解:心理负担过大,会影响孩子生长激素分泌

傅主任说,还要和家长谈谈家长的问题,不要让负面情绪影响孩子的长高。

孩子的身高受先天和后天影响,如果爸妈身高偏矮,那孩子身高偏矮,也是正常的。“不停带孩子辗转看病,其实是父母自己心理有问题,父母放松了,孩子才有个宽松的成长环境,对他们的身心都有好处。”傅主任说, “心理负担过大,影响孩子生长激素分泌,孩子也会长不高。”

总体而言,身高不是很高的家长,更重视孩子的身高问题。和这类家长相反的是,门诊中还有一类家长,对孩子的身高问题盲目乐观,认为爸妈身高都很高,孩子以后肯定没问题,一定会蹿起来。结果,等到青春期过了,孩子的身高也还没蹿上来,这时才想到医院,已经错过了长高的最好时机。

□赵燕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