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生活
3上一版  下一版4
 
你了解嘴边的“洋水果”吗?
肉价高位波动 菜价快速回落
微信朋友圈购物 不受消法保护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篇4 2016年4月1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你了解嘴边的“洋水果”吗?

 

近日,“进口水果作假成本低”的相关新闻在网络上热传,这让很多对进口水果非常青睐的消费者不知所措,究竟身边的进口水果消费市场有多大呢?到底该如何挑选和分辨进口水果呢?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走访了多家实体水果店和网络销售电商,希望在市场中寻找答案。

进口水果消费市场在扩大

“只要好吃,不怕贵”

近几年,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进口水果走进了消费者的生活,采访中记者发现,绝大多数水果专营店都会设置进口水果专柜。

“一般,进口水果的价格要比同类国产水果贵一倍还要多,有的季节,进口水果的价格还有可能超过国产水果价格三到五倍。”一家水果店经营者李先生告诉记者,即便价格同比国产水果要贵得多,但进口水果的销售量还是一直非常走俏。

目前市场上被人熟知的进口水果有提子、蛇果、水晶梨、奇异果、火龙果、芒果等。很多人认为,“进口水果新鲜、绿色、环保、无公害、更无农药残留。”

采访中,不管是水果店经营者,还是超市水果专柜促销员,他们对于进口水果的销售情况都非常乐观。“现在选择进口水果的消费者非常多。”北京某超市进口水果促销员小艾笑着对记者说,“早上新进的一批进口菠萝,仅仅不到半天,就已经销售超过80斤,这还没到消费高峰时段呢。”

消费者谭晓晶提着一兜儿进口红提走出水果店,她告诉记者,每周她都会到水果店购买两次水果,一般都会选择进口水果,一方面觉得这些水果安全、绿色、健康,另一方面,谭晓晶觉得,她选择这些进口水果,口味非常好,自己和家人都很爱吃。谭晓晶笑着说,“只要好吃,不怕贵。”

的确,采访中很多消费者对于那些“洋水果”都给予非常高的肯定。但李先生告诉记者,目前,国内已经有很多水果产地开始种植这些“洋品种”,不仅外观相似,就连口味也差不多,甚至达到真假难辨的地步。

网购进口水果成消费新方式

“真假难辨,靠运气”

说起进口水果真假难辨的话题,职工于娜就有一肚子苦水要倒。“现在,有很多网络平台都可以购买进口水果,所以我和办公室里的小伙伴们就经常网上购买水果。”于娜告诉记者,网上购买水果很方便,直接送到指定地点,省去了个人搬运水果的麻烦。

但并不是每一次网购经历都是愉快的,于娜告诉记者,一次,她在某网店购买了两个泰国金柚,结果送达的产品一方面没有进口标签,另一方面味道也并不尽人意。“事后,我怀疑购买的不是进口水果,但因为已经把吃剩的水果丢掉了,也没有保留相关证据,只好吃了个哑巴亏。”于娜苦笑着说,“对于网络上的进口水果实在是真假难辨,只能靠运气了。”

采访中,很多年轻的消费者都更倾向于网购水果,而对于网络上进口水果的分辨,大多数消费者并不在行。“在相对大的平台上购买,应该真货的概率会比较大吧。”职工唐明艳笑着说,最近他在某网站拼单活动中,购买了几次进口水果,虽然不知真假,但口味还不错。

用口味来衡量是否是进口水果,显然不是一个明智的标准。但对于很多消费者来说,用进口水果的价格,买到品相好,口味佳的水果,已经算是“赚”到了,至于买来的水果究竟是不是进口水果,消费者也很难分辨。

【相关链接】

如何挑选和分辨

进口水果?

作为普通消费者,究竟应该如何辨别和挑选进口水果呢?

首先,消费者可以查产地。“并非所有国家的水果都可以进入中国市场。”消费者可以参考国家质检总局官网上发布的《获得检验检疫准入的新鲜水果种类及输出国家地区名录》,查看进口水果是否来自准许的产地。

另外,每个批次的进口水果都会出具《入境货物检验检疫证明》,证明中有进口水果名称、数量、入境口岸及时间等相关信息。“消费者在购买过程中,可以要求商家出示相关信息。”

对于消费者最直观看到的标签,业内人士提醒,“进口水果包装箱上一般带有中文或英文标签,标签内容主要包括水果产地、水果名称、水果包装厂名称或代码、水果果园名称或代码等。”当然,鉴于网传有标签造假的现象,消费者更要擦亮眼睛。

这些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消费者分辨那些真假进口水果。

□本报记者 王路曼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