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专题
3上一版  下一版4
 
把一生 奉献给群钻
26年研发310项技术的“革新谜”
钢筋是我 一辈子的老伙计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2016年3月2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钢筋是我 一辈子的老伙计

只要我们工作认真,遇到困难,迎难而上。经过一代代人的打磨,我们的质量也能成为我们的品牌。
城建集团 王树云
 

王树云是北京城建集团的一名退休职工,2009年退休之后,又接受了城建集团的返聘,直到现在依然坚守在工作岗位上。

王树云一辈子都在跟钢筋打交道。在王树云眼里钢筋已经不是冷冰冰的而是包含温度的老伙计。

在工作生涯中,踏实勤劳的王树云拿过不少荣誉。除了此之外,同事们还给了他一项荣誉——钢筋大王。

上世纪九十年代,是中国建筑迅速崛起的时代,钢筋加工的需求量很大。再当时技术条件下,王树云和同事平均每人每天加工钢筋一吨多,让业界人不禁竖起大拇指。

1990年,在冶金干部管理学院教学楼施工中,施工方要求用螺旋箍筋。根据当时的条件,王树云和同事们只能手工完成箍筋。“我们每天一个人只能弯七八个柱子的钢筋量。”于是,王树云便开始琢磨起来了,终于发明了“螺旋箍筋模具”。“发明了这个模具之后,原来一个人一天的工作量,八分钟就能完成了。”

工作中遇上什么困难,王树云就琢磨,非要把它磨平不可。正是这股韧劲让王树云有一种自信。“现在很多人都喜欢买外国的东西,说质量好。他们不也是工人制造出来的吗?我们不能气馁,我们也能干出来。只要我们工作认真,遇到困难,迎难而上。经过一代代人的打磨,我们的质量也能成为我们的品牌。

□本报记者 杨琳琳 文/摄

 
3上一篇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