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特写
3上一版  下一版4
 
新老教师同上《落花生》
三元桥换梁大修记
电子“夜鹰”监护电网安全
小平台发挥大作用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篇4 2015年11月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老教师同上《落花生》
———直击东交民巷小学阳光课堂
 

“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10月30日上午,东城区东交民巷小学“阳光课堂”中传出朗朗读书声。在建校60周年之际,学校阳光课堂暨《东交民巷小学课程资源系列丛书》发布,并开放语文、英语、美术等五节课,邀请部分退休老教师、学生家长们共同聆听。

“阳光课堂”里欢笑声不断

“你们爱吃花生吗?”“爱!”“谁来给大家说说花生的好处?”“便宜。”“谁都可以买来吃,都喜欢吃。”在当天开放的第一节语文课上,退休教师刘润琴和青年教师金颖一起带着孩子们学习了《落花生》。在孩子们默读的过程中,教室里的大屏幕上回放着孩子们课外活动采摘花生的情景。生动的场景让孩子们一下子引发了对文中花生的用处和意义的思考,纷纷举手向老师回答自己在读完课文后的体会。年轻教师在引发孩子们的思考,退休教师则回顾自己再读的体会,整个课程丰富而生动,孩子们也时而欢笑,时而思考……

在和孩子们一起聆听的过程中,记者发现,老师通过“少教多学”的特色教学,让孩子多说、多动、多练,从而活跃孩子思维,把更多空间留给孩子,让他们在最短时间学到最多知识。

在当天的课程活动结束后,不仅孩子们的气氛热烈,不少家长们也印象深刻。一位家长向记者表示,《落花生》是一篇传统的语文课,自己小时候也学过,和孩子们一起再听一次,感受更为深刻。

课程资源丛书激发孩子兴趣

当天开放的五节课与学校、教师课程的实践和研究密不可分,这是东交民巷小学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互补和融合,让低年级老师走进幼儿园,让高年级教师走进高中,做幼小中衔接。与此同时,也是学校尝试探索长、短主题课的展示。这些课程有效落实了课程计划中10%的综合实践课程。在当天的活动中,老师还向孩子们赠送了《东交民巷小学课程资源系列丛书》。

据校长王文利介绍,随着教改不断深入,教师对育人理解不断加深,学校组织教师集体研究跨学科、跨年级教学融合点,实现了在课程上做横向延伸和联系、面向社会纵向融通的教学方式。为了让孩子更好地发展,教师还借助活动、德育课等日常细节找到孩子最喜欢的内容,从而开设选修课。

每学期开学初,孩子们在规定时间上网“抢”选修课。起初有些家长不理解,为什么要抢。“‘抢课’只是手段,首先学校尊重孩子,让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其次是要通过‘抢’告诉孩子,这个社会无处不存在竞争,每门选修课人数有限,你不着急就上不成。而且根据孩子的心理特征,‘抢’来的更会珍惜。”王文利说。

东交民巷小学至今共开设了39门校本选修课,校本课程教材通过老师的前期调研后自主编写。《东交民巷小学课程资源系列丛书》已经开始试用,丛书共14本,涉及传统文化、科技、艺术等五大领域,《益智游戏》、《创意结构》、《茶艺》等不同年级试用的书籍让孩子在学习中自主参与、自主管理,享受成长快乐。

□本报记者 闵丹/文 于佳/摄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DC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