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大家都被《琅琊榜》刷屏了吧?之所以叫《琅琊榜》,是因为其中有一个神秘的高端搜索引擎公司——琅琊阁,每年都会发布一系列的榜单。而主角梅长苏,自然华丽丽地占据榜首。所谓“琅琊榜首,江左梅郎”是也。
大家都知道,现代的各种排行榜,都是以海量数据作为基础进行统计学分析的。而在没有互联网没有电脑连个计算器都没有的古代,各种排行榜也层出不穷。
最早的“琅琊榜”——月旦评。
《琅琊榜》里提到,琅琊阁每年发布的榜单有公子榜、美人榜、高手榜、帮派榜和富豪榜。我们就先从这个公子榜说起。
公子榜这名字其实是作者杜撰的,不过按照仪表风度、能力水平给公子们搞排行榜这事,历史上还真有。
《后汉书·许劭传》里是这样记载的:“初,劭与靖俱有高名,好共核论乡党人物,每月辄更其品题,故汝南俗有‘月旦评’焉。”
这几句说的是东汉末年,有许劭和他的堂兄许靖,都是当时的大咖,以慧眼识人著称。他们爱好坐在一起对当时的人物进行品评。不论忠奸善恶,不论在朝在野,纵横评论不加顾忌。他们这个评价的榜单按月发布,一般在每月初一,所以被称为“月旦评”。
由于许劭、许靖的权威性极高,月旦评一时名声大噪。后来竟发展成了四方名士纷纷慕名而来,以获得二许的一字之评为荣耀。被许氏兄弟称许的人“如龙之升”,被他们贬斥的则“如坠于渊”。
月旦评虽然全凭二许眼力,但却有很高的准确度。举一个例子:说曹操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的,就是许劭。
除了月旦评,最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还是给美人排榜。不过古代人跟我们现在的审美不大一样。就说“四大美女”的排名,古代也有所谓的“四美人”,但当时的人选并不是西施、王昭君、貂蝉、杨贵妃。西夏黑水古城遗址曾出土过“四美人图”,图中为王昭君、赵飞燕、班婕妤、绿珠。明代诗人张元凯有《四美人咏》组诗,分别写的是王昭君、赵飞燕、卓文君、绿珠。至于我们现在熟悉的这个版本,大约是在清朝中期才成为通行版的。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明清美人排行榜。这方面有一个公认的最佳权威发布——清代余怀的《板桥杂记》。他在这本书里,对明清之交秦淮河边的名妓们进行了色和艺的全方位考察,并提出了一个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榜单——秦淮八艳,也就是顾媚、董小宛、卞玉京、李香君、马湘兰、陈圆圆、寇白门、柳如是。
摘自壹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