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起,49集谍战大戏《伏击》将登陆北京影视频道。该剧讲述了一段烽火年代的热血战歌。整部戏中既有硝烟弥漫的战争场面,又有惊心动魄的敌后潜伏,而几位主人公贯穿全剧的“身份之谜”也将成为全剧的最大亮点。
国共联合抗日时期,南京守城军官石永凯在南京保卫战中结识了中共地下党员袁玉婷、国军军官杨卓如、军官生翟耀、中共地下特工苏曼珍,众人组成“军刺行动队”,先后在徐州大营救、武汉鱼雷战、军火迷踪、赌场鏖战等斗争中伏击日寇,威名远扬,最终粉碎了以赵兰惠为首的日军在华特工组织,谱写了一曲忠肝义胆、可歌可泣的抗日英雄传奇。
该剧的剧名“伏击”,既是剧中关键人物“伏击者”的代号,更暗示了剧中的所有情报交锋和战斗胶着都并非遭遇战,而是在敌我双方精心构建的“棋局”中步步推进,让这场智勇博弈格外精彩。在以往的谍战剧中,“双面间谍”经常作为重要元素推进情节发展,而在这部《伏击》中,“身份之谜”更加错综复杂,剧中多个角色都身负着神秘的第三身份,让局势更加复杂,主人公处境更为微妙。这些“身份谜雾”为剧情发展埋下了诸多不可预知的线索,上演了一幕幕曲折烧脑的潜伏大戏。编剧格桑多杰介绍,“众多深藏不露的‘多面间谍’,怀揣各自的使命和目的,构成一道扑朔迷离,令观众颇费脑筋的情节线。各色人物在各种阵营中或敌或友,相互猜疑斗智斗勇,这一点会特别符合喜爱谍战剧观众的欣赏心理。”
在情节一波三折之外,《伏击》的视觉呈现同样震撼人心。该剧导演国建勇曾是金牌动作导演,获得过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动作设计奖提名。剧中特别增添了很多单兵作战和小队战斗的细节刻画,尤其对空战有着诸多细节展现,“比如轰炸,以往所展现的大多是机群投弹掠过的轰炸效果。这一次精细到主机与僚机之间、机舱内飞行员之间、轰炸机投弹之前弹仓的解锁打开、炸弹从弹仓内脱离锁扣坠落、防空高射炮弹在空中炸开反击,均有所呈现,可以说每一帧画面,都苛求于真实细节的震撼。”国建勇说。
□本报记者 高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