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安门街道不断加强探索与创新,信息化养老技术逐步走向成熟。目前,该地区以街道养老照料中心为载体、专业养老机构为补充、信息化养老为手段,成为全市首个试点地区。
为老服务中心满足生活需求
右安门街道养老照料中心依托原有的翠林敬老院,重新装修改造后崭新亮相。中心负责人表示,为老服务中心就是为辖区内进行居家养老的老人们,提供就餐、家政、按摩等临时或上门服务。截至目前,中心已经分别在翠林社区、玉林东里一区、玉林东里三区、开阳里片区设置了老年餐桌。
针对老年人洗澡难的现状,中心推出了“助浴”等特色服务。位于一层的助浴室分里外两个屋,里屋是两个大型浴缸,外屋则是两排长椅,由地区志愿服务联合会的志愿者与中心工作人员一起为有特洗浴有困难的老人提供助浴服务。
除此之外,中华敬老志愿服务站在此设立了分站,志愿者为老人提供按摩、保健、足疗、心理慰藉等服务,每天接待老人30人次。中心还与家政公司签订协议,可上门为中心所辐射区域内的老人提供保洁、做饭、助浴、陪聊、读报、陪同就医等服务。
为失能老人解后顾之忧
照料中心负责人许艳君介绍,位于中心二层和三层的专业养老机构,能够容纳105张床位,收住的主要对象为本辖区内生活不能完全自理、日常生活需要一定照料的失能半失能老年人,三层住的基本上是生活无法自理的老人。只要天气允许,工作人员就会用轮椅把老人们推到休闲阳台上晒太阳。阳台上摆放着桌椅和绿植,环境优美,不少老人相约在此,说说话、聊聊天,感觉非常惬意。
下午5点是开饭时间,位于三楼的小餐桌上已经围坐着十几位老人。今年80岁的陈大爷虽然腿脚不便坐上了轮椅,但是嗓门却洪亮得很:“我就爱吃肉。”没成想被院长听了个正着,“您都这把年纪了,别老惦记着吃肉,对身体不好,还是得多吃蔬菜。”
“菜的品种基本不变,但每天也都变着花样的给老人们配餐,以蔬菜为主,都做的比较清淡,容易入口。”许艳君介绍。
二楼活动室是老人们的另一个聚集地,中央戏曲学院的学生还在这儿为老人们表演过精彩的节目呢。平时,辖区内的北方之星幼儿园、右安门一小也经常组织孩子们来看望老人,唱歌跳舞为老人们解闷儿。
推信息化手段建居家养老平台
信息化养老,也称虚拟养老或“无围墙”养老。右安门是全市首个试点此项目的地区。除了通过信息化养老服务平台,为在家的老人提供上门服务外,最新研发的两个适用于居家养老的先进设备,是此项目的一大亮点,包括具有拨打电话功能的360度电子监控设备,以及具有跌倒报警和全球定位功能的随身呼叫设备。
360度电子监控,是安放在家中的一个监控设备,每一个设备都可以与多部手机对接,一旦对接成功,可以在手机端滑动屏幕,家里的摄像头便会随之进行360度转动,“这个设备一定要放在老人经常活动的区域,或两个屋子相连接的地方” 技术人员介绍说。设备同时还配备了一个具有随身呼叫作用的健康检测仪,一旦老人遇到突发情况,可以按下呼叫器按钮,警报就会直接发送到与之相对接的手机上。
目前,360度电子监控已经开始投入居民家中进行试点,“手表”还在调试当中,应该很快就能投放使用。届时使用这两种设备的老人,其信息都会在右安门医院进行登记存档,一旦老人发生危险,右安门医院能够为其开通绿色通道,并根据老人情况提前做好医治准备。
□通讯员 李新/文 富晶/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