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22岁的父亲和同岁的母亲喜结连理。第二年,姐姐出生了,父母自是喜欢的不得了。后来的五年时间里,又先后有了我和弟弟,全家其乐融融,尽情享受着幸福的生活。
天有不测风云。正当一家人沉浸于幸福之中,一场灾难正悄悄地降临到这个家庭。1976年,父亲因一次事故失去了双腿。对于要强的父亲来说,无法行走是活在世上最悲哀的事情。开始颓废的父亲脾气暴躁,动不动就大发雷霆,摔东西,甚至动手打人。母亲理解父亲的痛苦,在这个时候总是默默承受,不反抗不争辩,等父亲心情好了以后再慢慢劝解。时间逐渐让父亲接受了这个事实,他学着尽量改变自己的脾气,不再让母亲雪上加霜。
因为父亲的残疾,家里所有的农活便落在了母亲一个人身上。平时依靠惯了父亲的她咬紧牙关,硬是撑起了一个完整的家。瘦小的母亲逐渐磨练成农活一把手,家里家外被她打理的井井有条,自己再累也不说。父亲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他学会了做简单的饭,学会了做简单的家务,完全颠覆了“男主外女主内”的古老传统,他觉得,唯有这样做才能减轻一点母亲的负担。
虽然家里很拮据,但是在我们姐弟三人上学的问题上,父母却能达成一致,坚决不让我们姐弟三人辍学,“就算再苦再累也要供养你们上学。”父亲坚定地说。付出终有回报,我们姐弟三人先后完成了学业,成了家,才解决了父母心头大事。从此,父母的脸上不再有愁云,也能常常听见他们的笑声。我知道,这是发自内心的笑,这是苦尽甘来的笑;是对自己完成任务的满足,是对我们成家立业的自豪。
携手走过四十年, 父亲母亲已经不再有年轻的容貌,不再有挺拔的身躯。但是不变的是他们那颗执着的心,两人不离不弃的信念,对生活的乐观坚强,对家庭的维持信任,才使得他们风风雨雨走过四十余载。现在已经67岁的父母身体大不如从前,每次见面都让我心酸不已,我心想:如果能让他们重返健康,我不惜用我的一切去换。我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常回家看看,常通通电话,让他们保持舒畅的心情,为他们排解心里的烦忧,让他们快乐的享受无忧的后半生。别让“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发生!
□史爱平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