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追踪
3上一版  下一版4
 
“温暖义卖”三个月 惠及3000农民工
劳模事迹巡回报告会连开11场
东药集团把工会工作搬到网上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篇4 2015年8月1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温暖义卖”三个月 惠及3000农民工
——北京一砖一瓦大兴黄村镇芦城村公益二手店追踪
 

“你看这条浅灰色裤子怎么样,我要是穿上是不是很好看?”

“嗯,看起来很新,就几块钱,物超所值啊!”

近日,记者走进了位于大兴黄村镇芦城村的温暖义卖公益二手店。这是在北京市温暖基金会协助下,由北京一砖一瓦文化发展中心开展的一家公益二手店,二手店专门为附近村民和农民工服务。在这里,几块钱就能买到一件七成新的衣服。此外,这里还为村民和农民工提供免费图书、免费电影等。短短3个月,服务人群已达3000余人次。

几块钱就能 买件七成新衣服

走进大兴黄村镇芦城村几百米后,在一处拐角处,记者看到了北京一砖一瓦公益二手店。店门口支撑着的摊位上,摆满了各色衣服,衣服一件件摆得整整齐齐,看起来有7成新,几个农民工模样的年轻小伙正在翻看衣服。一个短发,大约165厘米高,看起来25岁左右的小伙子正拿着一条浅灰色的裤子,左右比着,脸上堆满了笑,问身边的工友“他穿起来好看不”。

这家公益二手店开业已有3个多月。距离这家二手店500米外,有一个建筑工地,此外,芦城村周围遍布工厂,产业工人、小商小贩比较多,白天他们出去工作,晚上就回村里住。每到日落,附近工地的建筑工人和村里歇工的工友们,常来这里光顾,人流量每天能达到60多人次,像T恤、衬衫、裤子、睡衣这类二手商品,花上几块钱农民工就能买上一件。这家不大的门脸,在不大的村子里,生意挺好。

“我们这些衣服全是捐来的,北师大、中华女子学院、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等院校,都是我们的固定捐衣点,我们会定期过去取。目前,我们库存的衣服已达到上千件,都是七成新、干净,并经过了紫外线消毒的,每件衣服的价格一般是1-10元,一天最多的时候能卖300多元呢,这些钱用来给农民工们播放电影。” 北京一砖一瓦文化发展中心项目工作人员李春玉说。

千余册免费图书

供农民工借阅

走进二手店,店面大约有20多平方米,左手边的角落里是一排书架,穿豹纹休闲装和蓝色花纹的两个中年女子正在挑选书籍。

“要不我就拿《简爱》吧,好久没看了,闲了打发打发时间。”穿豹纹休闲装的中年女子对穿蓝色花纹衣服的同伴说。“那我看这本养生保健的书吧。”穿蓝色花纹衣服的女子说。两人各交了10元押金,把自己的姓名、借的书名还有联系方式写在登记本上后,就拿着书离开了公益二手店。

“我们所有的书籍都是免费的,附近的村民或者农民工朋友可以在这里看,也可以借回去看,借书时交10元押金,等来还书时,我们就把押金原数退还。” 李春玉告诉记者。

记者浏览了一下书架,发现有文学、杂志、名著、科普、摄影、工具书等类型的书,有千余册,都码得整整齐齐,书架前,是一个大长桌,来店里的村民或者农民工从书架上随手拿本书,就可以坐在桌子前看会儿。

免费电影

已播放了20多场

除了公益服务、免费图书,芦城村的二手店里还提供免费电影,每周两场,到目前为止已经放映了20多场,有《亲爱的》《哆啦A梦》等。

“每次来看电影的都有30多人,通过免费电影,我们希望能丰富村民和附近农民工的业余文化生活。”李春玉感慨地说。

李春玉说,这几个月来,芦城村的公益二手店人流量越来越多,想着用最少的钱就让附近村民、农民工有了干净衣服穿,他们特别有成就感,但是目前二手店也存在衣服货源不稳定、衣服质量不高等问题。

据李春玉介绍,迷彩服尤其受农民工欢迎,所以下一步他们准备去高校收集学生军训服装,此外去高档小区开展公益募捐,提高衣服的质量。

除了大兴黄村镇芦城村的二手店,北京一砖一瓦文化发展中心还在房山长阳镇西营村开了一家二手店,加上一辆流动义卖车,这几个月来,服务人群达到了6000多人次。

据北京市温暖基金会工作人员介绍,为了帮助公益机构二手商店更好发展,北京市温暖基金会将为它们马上开辟两个市内代捐点及一个市内临时仓库。

“未来,温暖基金会将努力成为全市二手店的枢纽机构,在公共场所放置乐捐箱,启动公益班车。此外,基金会还要发动街区社会工作站和街道层级工会以及中小学乐捐,并办职工和农民工亲子庙会,为城乡农民工二手店开拓新货源。”该工作人员说。

□本报记者 余翠平 文/摄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