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珍藏的相册,这张发旧的黑白照片让我想起了一件往事。照片上这位搬煤的年轻人叫“二张子”。30年前,宣武区白纸坊、牛街一带的孤寡老人、五保户一提起“二张子”,几乎都会挑起大拇指:“好人、实诚、不惜力、有爱心……”可以说,这是老百姓尤其是弱势群体对“二张子”的一致好评。
“二张子”叫张志强,可很多老大爷、老大妈真叫不出他的大名,只知道他在家里排行老二,所以一来二去就把这“二张子”叫响了。甭管是走进哪条胡同,哪个大杂院,只要是听说“二张子”到了,大爷大妈早就把院里挡道的自行车挪了,把茶水沏好了,就跟招待自己的儿女一样。其实,“二张子”不是哪一级的领导,也不是什么大人物,他就是个送煤的,整天穿一身沾满煤灰的工作服,蹬着满满的一三轮车蜂窝煤,满脸汗水一趟一趟的往居民家里搬。这“二张子”说话有点磕巴,几百块蜂窝煤都摆好了,早就想好了的那句暖人心的话还卡在半截上,敏行讷言这个词用在他身上真是最恰当不过了。在老百姓心里,“二张子”绝对是个好人,因为有他,所以家里过冬用的煤就不会断了烧的。
张志强是南横街煤厂的一名送煤工,当年,他是从摇煤球、送煤球和劈柴、搪炉子做起的。后来,北京的家家户户开始烧蜂窝煤,他又开始送蜂窝煤。在南城居住的普通百姓多,平房大杂院多,前些年流传这么一句调侃的话,说是在平渊里一带搞危旧房改造,拆迁了2000多户居民才拆出一个副科长来,还是个以工代干的。因为住在这些大杂院里的都是咱老百姓,家家做饭、取暖都得烧蜂窝煤,尤其是那些孤寡老人、五保户,一到秋风乍起,就得赶紧忙乎着冬储蜂窝煤的事,这“叫煤”“送煤”就得找“二张子”了。
给人留下印象最深的是西砖胡同、烂漫胡同有几个大杂院,里面住着百十多户人家,因为是院套院,中间的过道又窄又长,长的有十几米,窄的只有二尺多宽,搬着一板煤得侧着身子,一步一步挪着过去。“二张子”给最院里的盲人送煤,一送就是十几年。为此,北京电视台在介绍劳模人物栏目里,专门给他录过像。后来呢,北京治理大气污染,一些家庭用上了液化气,煤场也分出一部分职工,负责给居民换液化气。领导上考虑到“二张子”这些年来工作很辛苦,准备给他调换到液化气代换点,一来可以减轻一些劳动量,二来还干净。可“二张子”还是坚持为那些没有用上液化气的孤寡老人、五保户送煤。他说:“我作为一名宣武区的人大代表,通过送煤能和老百姓经常接触,听到居民群众的诉求和呼声,及时向政府反映问题、解决问题,心里边踏实。”
如今,北京中心城区的市民都用上了天然气,过去的煤场现在也都转产了,年逾花甲的“二张子”也光荣退休了。他在煤炭行业干了一辈子,先后荣获了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奖章、北京市劳动模范、“五四”劳动奖章。他不图名、不图利,一心只愿为老百姓干点事,我为有“二张子”这样的好朋友感到骄傲。
□史占清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