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人物
3上一版  下一版4
 
王怀敬:一个人的邮局
守好维权调解工作的第一道关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篇4 2015年8月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王怀敬:一个人的邮局

 

门头沟区斋堂镇沿河城村的邮局有点奇怪,虽然墙上还有“邮局”两个字,但实际上早已变成了一个邮政所,而且所里仅有一个职工,这个职工就叫王怀敬。他家在一二百里地开外的北京城里,却一个人在门头沟区斋堂镇沿河城村一带的大山里转来转去,整整转了21年。

在城里呆久了,很多人都想到乡村、进山区走走看看,放松一下心情,寻找一份幽静。而这不过是一个短暂的瞬间,不会选择长期在这里守候。王怀敬就不同了。他不是来休闲的,他是为这里的百姓送报、送信、送快乐、送希望的。“风里来,雨里去,顶烈日,冒严寒,是我们每个投递员的经历。虽然这里比较苦比较累,我也有回城里的机会,但是,只要老百姓需要,我愿继续留在这里……”他说。

就是爬

也要把信送到家

“我是土生土长的沿河城王龙口人,1963年出生,1993年进入沿河城西门外的邮局工作。”7月31日,王怀敬告诉记者:“前些年,我的工作安排是10时到12时‘坐班’,等待村里人来办理业务,其余时间骑车投递邮件。”

“前些年,斋堂撤乡并镇,人口越来越少,公共服务设施也相继消失,但这个小邮局保留了下来。”王怀敬说:“2006年,邮政局的柜台业务取消,邮政局变成了邮政所,我就成了这里唯一的职工。”

人一少,他的事就多了。所有业务压到一个人身上,为提高工作效率,他就把自己那辆邮政自行车当成流动业务车随时随地办业务。

“你每天都是傍晚的时候来邮局分发第二天邮件?”记者问。

“是。”王怀敬说:“明天的邮件有四五斤重,数量又多,提前分拣好送着快!”

沿河城因扼守几道山口水口古称三岔村,“沿河口”在明朝万历六年建城后始称“沿河城”。王怀敬负责的投递点有15个,涉及200多户村民。

这些投递点并不好走,在沿河城分为3个方向,分别是火车站、向阳台、龙门口3条邮路,而邮路的每一段往返都是约35度的8公里爬坡路。

“带这么多书信,山路不好走。能骑就骑一阵子,不能骑就推着走。”王怀敬说:“接到了人家的信,就要负责任,要及时送到收信人手里。我经常这样想,要是遇到坏天气,就是爬也要把邮件送去,不能在我手里误事。”

送喜报

一天多跑32里山路

在沿河城送信可不轻松。龙门口、火车站和向阳口是三条邮路的终点。龙门口是上坡土路,连骑带推爬上半山腰的村头,王怀敬要停下来喘喘气才能再走。

山里没有笔直的大道,沿着这条崎岖“搓板”石头路,王怀敬的衣服湿了。“大热天,坐着不动也会出汗。天热热的是闲人,忙起来就顾不上热了。你看,这天闷的,站着休息一下就觉得凉爽,要是在树荫下就更舒服了。”他边说边拿出馒头啃一口,就着一瓶清泉水咽下肚去。

火车站在永定河上游,每到寒冬腊月,河岸狂风刮起,飞沙会打得他脸生疼。但他每次稳稳地拽住乱扭的“邮车”,顶风爬上半山腰的村头挨户分发邮件。他说:“习惯了,就不累了。”

按惯例,他每天上午投递,下午接斋堂邮局的邮件,分拣完就下班。一次,在分拣邮件时,他看到两份大学录取通知书,一份地址是向阳口,一份是龙门口。要说第二天送也不误事,可他想,“山里娃能考上大学不容易。”他们和父母一定期盼着这份通知书。说干就干,在当天晚饭后他来到龙门口村,正在屋外纳凉的乡亲瞅见了他连忙问:“老王,你怎么又来了?”

“村里出大学生了!”王怀敬就着袖口擦一把汗,从怀里拿出一封录取通知书,开心地报喜。当村民知道村里出了个大学生时,整个村子沸腾了,考生欢呼雀跃,家长也高兴得不知说什么好,大家都沉浸在喜悦中,而王怀敬又悄悄骑上车朝向阳口方面走去。离开向阳口时夜幕已经降临,乡亲们留他住下,他谢绝了,在那一个人的邮局,晚上他还要值班。这一天他多跑了32里山路。

管闲事

谁有难事都要帮

很多人都问过王怀敬,在一个人的邮局里寂寞不寂寞,他说:“人,最重要的是要有想头,有了想头,就什么都有了!天天都有忙不完的事,就不会有寂寞了。”有人给他算过一笔账,不多不少这三个“岔”都是8里,往返16里,每天骑车近50里,除去节假日,他驮着几十公斤的邮包,21年下来,他每天翻山越岭累计走了近26万里的邮路。

一次,在火车站建筑工地打工的小伙子们,发了工资想寄回家,往返邮局16里,还得耽误半天工。他们看每天送信的王怀敬挺实在,就跟他商量,能不能代办?王怀敬爽快地说,没问题,拉个清单给我,你们踏实上班。

大伙儿把近6万元的工资和一张明细单交给他。王怀敬带着50多位民工的血汗钱连同沉甸甸的信任,一路飞车赶回邮局,逐一算好邮资开具汇款单,当天又把50多份回执单送回他们手中,民工们拍着他的肩膀感动地说:“兄弟,好人哪!”

不光这件事,当地村里的一些和他不搭边的事儿,他也能帮则帮,从不觉得麻烦,遇事搭把手已成了他的一个习惯。有的村没有商店,一些生产生活用品一时解决不了,特别是老人出行困难,药品、种子等一时买不着就托他代办,他每次都认真办理。有时他也买不着,就再托人买。由此,他不仅为村民买过急用的生活日用品,还帮女儿捎回过给留守母亲的孝顺钱。

问他为什么要这样管“闲”事,他说:“人家找你是信得过你,干好本职是本分,工作以外是情分,一分都不能少。”

跟村民熟了,大家也知道了他的工作套路。于是,在投递点人不在,大妈大爷们就争着接下信件,挨家挨户送。遇着“瞎信”也学着他的样子,千方百计询问打听,争取找到收信人。

21年来,他认识了每个村的大人小孩,但与自己的女儿见面不多。投递完全天邮件,他回到邮局这个“家”。想女儿了,他就看看门上贴着的女儿的奖状、手机上妻子发来的短信。“我回家也比较方便,坐公交4个小时就能到城里的家。因工作忙,我一般一个月回家两次。”他说。

□本报记者 赵新政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