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案逐年减少但不会消失”
说起复兴医院的院务公开,一项非常有代表性的工作就是职工代表大会的提案工作。
在医院工会办公室,记者找到了近十二年来的代表提案表。翻开一看,在提案人签名的位置上挤着至少十人以上的签字。医院工会工作人员便向记者介绍起这“十签名”提案制度。
职代会召开前,职工代表要在自己所在的科室征集职工意见建议,随后代表们将收集好的问题拿到职代会上进行分组讨论,当一个问题获得半数以上小组成员的认可并签字后,才能形成一份真正的提案,没有通过的问题则成为建议。
职代会结束后,工会将汇集所有提案和建议,整理归纳后,集中在院长办公会上进行汇报。把反映比较集中和强烈的提案按类别分到每个主管院长手中,由他们责成相关部门来解决这些问题。医院工会在职代会闭会期间重点进行职工提案的落实和督办,并在下一次职代会上通报并反馈办案率和提案的答复情况。
提案制度形式虽好,但内容才是最重要的。在翻看2012年提案时,记者看到这些提案确实都是与职工密切相关的:“建议为年龄在45岁以上的女职工每年进行体检……答复:同意,今年已经开始实施。”“希望加装一部电梯,方便运送手术病人……答复:同意,已进行施工。”
复兴医院工会工作人员介绍说,每个有回复或者已经解决的问题,都会由相关答复人在相应的提案单上填写问题答复并签字,随后提案人会就问题答复填写意见并签字,至此这项提案才算真正完成。记者注意到,这些答复写得都很规范,有的甚至引用了相关条例。
另外,每年的提案数量都在减少,内容也不再局限于职工自身利益,还有一些建议涉及当下社会话题,如低碳办公等。虽然有些问题目前还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但被提出的问题,总有一天会得到解决。
对职工代表们来说,这样的提案制度保障了提案的严肃性和实际意义,是职工意见的真实反映,良好的监督反馈机制不仅能保证职工发出声音,还能真正地被听到,被重视。越来越少但不会少到没有的提案则间接说明,医院各方面工作的完善以及永无止境的发展空间。
愿当职工的贴心人
人们习惯把医护工作者称为白衣天使,尤其在患者眼中,他们是能够依靠的人。然而,他们也同样是肉体凡胎,疾病、伤痛、压力也同样困扰着这些天使,甚至有时他们倾注心血挽救别人,却无力拯救自己。
陈山是复兴医院急诊科发热门诊的一名医生,此前他的身体状况却令人担忧,不得不长期休假进行治疗。
有一次,该医院工会接到了陈山的困难补助申请,在核对信息时,工作人员想到也许还有类似情况的职工不好意思申请补助,就顺便对其他长病休人员的工资情况一并进行了筛查。她发现包括陈山、于丝在内6名长病休职工面临着基本生活费不足的情况。虽然他们的工资不低于最低生活标准,但在扣除每月的医药费后,都出现生活费短缺的情况。于是,该医院工会把这6个人的情况在院办公会上进行了通报,院领导通过讨论后决定根据工龄等对这6人进行补助。
如今,针对长病休人员的筛查已经成为常规工作,每月定期进行,如果出现工资较低的情况,就会拿到院办公会上进行讨论,给予适当补助。复兴医院工会还与医院信息中心对接,建立了职工资料网络,由专人查看,三天一更新,一旦职工生病住院,工会马上就能发现,并立即开展慰问。
多年来,复兴医院工会始终谨记工会要做职工困难“第一发现人”和“第一帮扶人”,在发现职工困难后,一定会第一时间伸出援手,并且不断督促行政部门完善相关制度,真正成为职工的“贴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