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情怀
3上一版  下一版4
 
我与老劳模 的“忘年交”
南戍赣州
听书
■征稿启事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5年7月1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听书

 

在我小的时候,乡村文化生活很枯燥,没有书读,也没有电视看,最喜欢的事情就是听老人讲故事,什么岳飞枪挑小梁王,赵子龙大战长坂坡,有滋有味,常常忘了吃饭和睡觉。

1983年春天,村里的长生家买了一台收音机,那大概是村里的第一台收音机吧,能唱歌,能放新闻,最令人羡慕的是,那台海鸥牌手提式收音机,每天晚上八点半,都准时播放刘兰芳演播的评书《杨家将》。

“往脸上看,面似银盆,眉分八彩,目如朗星,胯下一匹白马,掌中一杆银枪……”刘兰芳惟妙惟肖的播讲引人入胜,我们越听越上瘾,打那以后,几个小伙伴天天往长生家跑,围着长生家的宝贝收音机,众星捧月一般。

到了第二天上学的路上,我们就开始模仿刘兰芳的声音,比如表演“嘚嘚”的马蹄声,学着韩昌“呀呀”的怪叫声。那些日子里,因为有了刘兰芳的评书《杨家将》,我们被快乐包围着。

谁料好景不长,有一天,我正在长生家津津有味地听刘兰芳播讲的《杨家将》,正是精彩处时,我心花怒放,禁不住手舞足蹈,没想到脚底下“嘎巴”一声,我竟然把长生掉在地上的钢笔踩坏了,那可是他花了七毛钱买来的新钢笔,这回算是惹了大祸。果然,长生非常生气,告诉我们几个小伙伴,以后不许我们听刘兰芳的评书了,伙伴们一个劲地埋怨我,我也懊悔极了,这可怎么办?下一回可是《穆桂英大破天门阵》啊!

第二天的晚饭,我怎么也吃不下,我找到了几个小伙伴,悄悄来到长生住的那间小屋边。只见长生的小屋房门紧闭,看来真的是把我们拒之门外了,我们偷偷从窗户边探过头去,看到长生正躺在床上,摆弄着他的宝贝收音机。嘿,收音机里的声音我们听得清清楚楚:下面开始播讲长篇历史评书《杨家将》。我们侧着耳朵,屏住呼吸,不敢弄出一丁点儿声音来。《杨家将》开始了,刘兰芳富有磁性的声音又在我们耳边响起,真是太好了。岂料天公不作美,过了一会儿竟下起雨来,而且越下越大,可是我们怎么舍得刘兰芳那洪亮清脆的声音,细雨滋润着我们的头发和衣服,天门阵扑朔迷离,穆桂英大显神通,我们真真地过了一把听书的瘾。

后来,我家也买了一台收音机,也可以天天躺在床上听刘兰芳的评书了。少年时代的我,成了评书艺术家刘兰芳的粉丝。

到了2006年,中央电视台三套《艺苑风景线》来我们市里演出。没想到,在这里却遇见了我少年时代的偶像——著名评书艺术家刘兰芳。

在前台,我面对面欣赏了一段刘兰芳的评书表演,心里头无限感慨,觉得就像在梦中一样。30多年前收音机里最美好的声音,如今就响在耳畔,少年时代最崇拜的艺术家,现在来到了自己的眼前。

借着采访的机会,我来到了后台,不仅现场采访了刘兰芳老师,还与刘兰芳合影留念。于是,就有了这张珍贵的照片。

时光匆匆,记忆永恒。

□李世民 文/图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