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体育
3上一版  下一版4
 
当“健力宝一代” 挥舞起“指挥棒”
门球 改变了他的生活
陶然亭里 赛龙舟
京津冀龙舟赛 倡导全民健身
延庆端午文化节助力申冬奥
玉桥北里职工 切磋棋艺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篇4 2015年6月2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当“健力宝一代” 挥舞起“指挥棒”

 

在中国女足对阵喀麦隆女足的电视转播画面里,我们看到了因为禁赛而坐在看台上的郝伟主教练,看到了代替郝伟在场边指挥的常卫巍,看到教练组成员马永康、黄勇,看到了坐在郝伟身边的朱广沪指导。

这几个人都是当年中国健力宝少年队留学巴西的成员,朱广沪是当时的中方教练组组长,郝伟、马永康、黄勇、常卫巍都是健力宝少年队的队员。时光如梭,朱指导已经是一位66岁的老人,而那几位当年的“足球少年”则已近不惑,成为了场边挥斥方遒的“指挥官”。那支健力宝队里,至今还在球场拼杀的也就剩下李玮峰了。

当年的健力宝队,是中国足球由专业化迈向职业化之间的一个“特殊时代”的“特殊产物”,虽然很难说“健力宝模式”是成功的,但后来中国还是不乏有“整建制”俱乐部少年球队出国留学的例子。“健力宝模式”是中国足球这种“集体留洋”的“先驱者”。尽管回过头再看那支健力宝队有很多值得总结反思的地方,但不可否认的是,那支球队涌现了一大批光彩照人的球星——李铁、李金羽、陶伟、隋东亮、郝伟、张效瑞、郑斌,当这些名字还在足球场上的时候,曾经给中国球迷带来过不少快乐。

当年健力宝队那群孩子去巴西留学的时候,怀揣的是非常朴实的“足球梦”,没有多少人想到过将来通过足球可以赚大钱、出大名。让中国足球“冲出亚洲”曾是他们的最高愿望。等健力宝队留学归来后,中国足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职业化给健力宝队大部分球员带来了丰厚的收入,不少球员也实现了进入国家队的梦想。他们退役后走上教练岗位后,实际上就开始了“二次创业”。特别是像郝伟、马永康、黄勇、常卫巍这几位,他们进入了中国女足教练组,承担了更重的责任。这些70后的年轻教练,是中国足球未来真正的希望。他们有过留洋的经历,也是中国足球职业化初期的“天之骄子”,与老一代教练相比,他们更懂得与那些80后、90后的球员沟通,更懂得如何与世界足球先进理念接轨。

看到郝伟和朱广沪指导一起出现在看台上,真是让人颇为感叹:接力棒终于传到了“下一代人”的手中,也许这时朱指导可以拍着郝指导的肩膀说一句——“小伙子,该你上场了!”

□本报记者 段西元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