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聊吧
3上一版  下一版4
 
驻外埠工作的苦与乐
如何在学校开展 传统文化教育?
厨师可以提前5年 办退休吗?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篇4 2015年6月2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北京职工谈
驻外埠工作的苦与乐

谭运祥:北京市政路桥工程总承包一部贵阳项目部技术部副部长
刘巍:北京市政路桥工程总承包一部贵阳项目部办公室主任
罗南:北京市政路桥工程总承包一部贵阳项目部技术员
马会敏:北京市政路桥工程总承包一部贵阳项目部现场试验员
梁红忠:北京市政路桥工程总承包一部贵阳项目部项目经理
 

他们来自不同省份,就职于北京的同一企业。虽然是北京企业的职工,他们中有些人却说不上北京的模样。常年辗转各地,远离父母亲人,为的是一份工作的责任。工地上的生活有苦有乐,今天,他们讲述自己的故事,分享欢笑与泪水。

孩子见到我就哭

你说我心里难不难受

谭运祥:我是2012年大学毕业,到北京的公司报到,呆了不到一周就出发到乌鲁木齐干工程了。在新疆干了两年,现在在贵阳。在项目上挺好的,年轻人多,大家都聊得到一起去。说我是师傅,其实“徒弟”也都是兄弟,只是比我们晚毕业几年。工程不忙的时候,我们就一起下棋、打球、跳绳,现在这个工程离公园近,我们还可以爬爬山。如果是一个人,这样的日子也挺好的,但是成家后,身上就多了一份责任。我的小孩现在2个月大,老婆怀孕的时候不能回去照顾,孩子生完安顿好就立刻回来了,偷偷告诉你,我想得很!孩子见到我就哭,你说我心里难受不难受?我和我老婆是高中谈的恋爱,上大学就是我在重庆,她在成都,异地恋,工作结婚后还是异地,家里全靠她一个人支撑。把她接到项目附近也不现实,要租房子,也没有人照顾她和孩子,所以就只能这样分着。下次什么时候回家还要看工地的情况,不忙的话我们每两个月能连续休息10天,回去照顾照顾她。

希望工作忙一点

怕闲下来想家会伤心

马会敏:我在这个单位20多年了,说起来很有感情。现在我这个年纪,正是上有老、下有小的阶段。孩子14岁,学习我管不了;我父亲去年做了个心脏起搏器安装的手术,做手术的时候我回去了,可是手术后也不能照顾;我母亲今年胃炎发作住院,我也没有回去。说起来挺揪心的,只能每天打个电话问候一下,可是千里之外也够不着。好在孩子挺争气,学习不用我们操心,成绩还不错。平时是我父母照顾孩子,他们生病的时候,就只能麻烦亲戚帮忙了。孩子的爸爸跟我一个单位,在门头沟的项目,我们家在昌平,他也不能天天回家照顾,说起来有些无奈。不过同事都挺好的,大家有时候在一起说说笑笑,也能缓解我的忧愁。我就希望工作忙一点,忙起来就没有时间想家里的事,苦恼也能暂时抛到一旁。

刘巍:我是2008年参加工作的,一直就在项目上。开始在北京干了两个工程,然后跟着上新疆干了两个工程,现在又到贵阳。我原来主要负责管理资料,顺带手负责办公室工作,今年开始项目标准化建设,独立设立了办公室,我就专门从事办公室工作了,现在我们有六部一室。项目上说起来有5个女同志,没结婚的就是我和另外一个女孩儿。所以我们俩不忙的时候,聚一块儿去公园、超市什么的,周末有时候能爬爬山,偶尔能逛逛街,主要是节日的时候。挺幸运的是我们的项目绝大多数都在省会城市,所以虽然工地没有地址,但是快递也能送到附近,所以“淘宝”也是我们的爱好!就是这些地方快递慢些,一般一个礼拜才能送到。我觉得在工地上也不苦,因为大家都是一块儿从北京出来的,相互之间都很熟悉,也不觉得孤单。

通车的时候往桥上一站

自豪感油然而生

罗南:我是去年刚毕业的,工作还不到一年,我现在就是“各种学”。跟其他人比起来,我家是最近的,我就是贵州人,贵州铜仁的。我有很多高中同学都在这个城市工作,我们会经常聚会。当然也不能光玩儿,还得想着考证,在我们这个行业,得通过各种专业考试才能立住脚,不忙的时候也要复习背书。从项目到我家,开车三个半小时就能到了,去年我回了两趟家,今年刚回了一趟。上班后就多了一份责任感,哪里都不能疏忽。我的苦恼也有,就是休息时间跟同学都不一样,同学双休时,我可能在工地上忙;我们阶段性闲暇休息时,同学又都没时间。所以聚会也只能选择性参加。

梁红忠:从1997年分配到这个单位,一晃儿快20年了!之前一直在北京周边的工地,2011年,我当上项目经理,也是从那年开始,有了外埠工地。常年在项目上有什么不好呢?你想想,夫妻两地分居,家庭生活得不到保证,一个大老爷们儿照顾不了家里,媳妇一个人在家又上班又照顾家忙不过来,这也不利于两个人感情的延续。但是作为项目经理,只要工地在施工期间,就不能离开,不像项目上的职工,把工作安排好可以按时休假。所以我现在孩子小,爱人就带着孩子一块儿过来了,她的工作就暂时放一放。你说工地苦,它也有乐的地方。天天这么一大帮人在一起,你说能不高兴吗?老爷们儿不怕累,怕呆着,天天呆着人就完了。看着自己建成的路啊桥啊,也有种成就感。通车的时候往桥上一站,想着这桥是自己修的,不开玩笑的说,自豪感油然而生!

□本报首席记者 边磊/文 于佳/摄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