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铁建十七局集团建筑公司接到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授权,公司发明的《城市地下圆形雨水管道疏通装置》荣获2015年度国家专利。至此,公司已获8项国家专利。
“这项发明太神奇了!”早在2013年,令数家管道疏通公司皱眉的难题,就被中国铁建十七局集团建筑公司宁波项目部发明的横向土钻机啃掉了。当时,该项目部管区祖关山立交桥下有2根直径500毫米、长60米的雨水管,年久失修造成堵塞,市政部门请求疏通。项目部接手了这个“烫手山芋”,先后请两家管道公司勘查,对方表示作业面小,无法施工。求人不如求己,项目部召集管理团队和工地能人想点子、定方案,想出了绝招,即根据打桩原理,提出变竖向钻进为横向推进的建议,经过认证后开始实施。
由于雨水井空间狭窄,作业面仅1米宽,项目部加工了1米长的电机滑道,装上减速电动机,钻杆加工成50厘米长,两头带法兰,钻头采用直径45厘米钢圈加钻齿。随着电机启动,钻杆连接钻头沿滑道稳步推进,前进一根,把电机退后,再加一根,如此反复,管道内多年沉积物及残留泥浆被搅得粉碎顺水流出。就这样,公司发明的横向土钻机攻克了技术难题,保护了既有桥涵结构和人身安全,保证了工期,并节约成本22万余元。该项技术在公司执行董事、党委书记杨琼东,总工程师白旭军等人合力完善下,形成了《城市地下圆形雨水管道疏通装置》技术,被推广应用。
“经济新常态下,必须以创新驱动加快建设一流房建企业。公司取得房建特级资质,荣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获8项国家专利。”杨琼东介绍,中国铁建十七局集团建筑公司持续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成立创新工作室、党代表工作室,通过头脑风暴、科技讲座、创新孵化、加大科研投入,培养人才,拓宽思路,推动创意转化。定期通报分析科技创新项目情况,解决短板。今年一季度立项的有吉林大剧院综合技术、严寒地区高铁站房维护结构节能工程与供暖系统施工技术等13项。目前公司已形成良好的创新人才梯次储备,有创新人才近300人,将创新火种播撒到国内外30个在建项目。
□通讯员 赵桂军 王志慧 王晓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