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追踪
3上一版  下一版4
 
演讲比赛让我学会有效沟通
小发明获国家专利的背后
项目部“开心农场”人气旺
给脑瘫儿童送希望
哈尔滨南岗区总打造咖啡屋读书角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篇4 2015年6月1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演讲比赛让我学会有效沟通
——通开公司职工谈演讲比赛收获
 

一个月前,本报曾刊发《梦,让青春在岗位上闪光》一文,报道了北京通州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通开公司”)工会所组织的职工演讲比赛活动。记得当时演讲比赛结束后,通开公司工会主席汪亚林表示,比赛不是目的,而是希望通过比赛展现各部门职工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风貌,传递了正能量,促进企业发展壮大。

一个多月过去了,通开公司工会举办的这次职工演讲比赛后续还有何新的动作,职工们又有何收获?日前,记者再次走进通开公司进行了探访。

照片做展板 再现职工情

一走进通开公司办公楼,记者就看到在一块崭新的宣传展板上,上面是一行醒目的大字“梦,让青春在岗位上闪光”,在展板的左半部分是11位参赛获奖选手的照片,右半部分则摆放了13张比赛现场的照片,再现了演讲比赛中各位选手的靓影。这块展板,也成了许多未到现场职工了解比赛详情的重要渠道。

看着展板上那些现场的照片,许多当天在现场观看演讲比赛的职工讲起了他们观察到每一场比赛的细节和自己的收获,那些因工作原因未能到场的同事在一旁听得津津有味。就连照片中各位选手的表情或严肃拘谨或激情四射,也都成了同事们热议的话题。用公司工会同志的话说就是:“工会举办的一次活动,能够获得大家的支持,得到这么多人的认可,并且在活动结束后很长一段时间还印记在职工的脑海里,这证明工会办的活动有成效,大家没有白受累、白忙乎。”

在通开公司办公楼另一端的楼道里,同样也有一块崭新的“梦,让青春在岗位上闪光”演讲比赛宣传展板,上面是六位获奖选手的照片及他们的演讲稿,供职工仔细阅读。

自感有欠缺 报班学技能

在通开公司,记者采访了三位参加了“梦,让青春在岗位上闪光”演讲比赛的职工。说起这场比赛的收获,他们都说出一个相同的词汇:受益匪浅。

“说实话,这次演讲比赛我学到了不少知识,其中最大的收获就是,面对很多人说话时,我不再像以前那样紧张了,在沟通中也能用简洁、准确的词汇表达自己的想法,这对我的工作帮助很大。”孙亚男是通开公司入职不到一年的青年女工,在公司资产运营部工作。这是孙亚男头一回参加演讲比赛,演讲稿也是她自己写的,同事看过后都说写得不错。这次演讲比赛,她获得了纪念奖。

人力资源部的李华东,也是第一次参加演讲比赛,那天他的演讲获得了三等奖。谈起这次演讲比赛的收获,李华东没有侃侃而谈,而是说起了他写演讲稿时的一些感触:“1500字的演讲稿,我一共写了8遍。反复修改时,突然感到自己的写作能力不够。演讲稿中,自己说到‘认真做好每一件工作,完成好领导交给的每一项任务,为领导分忧,为同事解难’,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自己知识储备不足,能力不够,没有为职工服务好,这些还没有完全做到位。”演讲比赛结束后,李华东自费1400元报了一个人力资源学习班。现在,他每周六日都会去上课,力争尽快全面细致地了解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各项法律法规,为职工做好服务工作。

三等奖获得者曹伟是负责施工材料质量检验的员工,他演讲的题目是《梦在前进路上,在脚下》。说起参加这次演讲比赛的收获,曹伟说,他最大的收获就是提高了自己的写作能力,工作质量、效率也有所提高,“观看其他参赛选手的比赛,我也发现了他们身上更多的闪光点,从他们那里学到了不少东西。”

□本报记者 李一然 文/摄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