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情怀
3上一版  下一版4
 
山西人吃上北京糕点
没有二姐的 “全家福”
不曾忘记的 “露天电影”
■征稿启事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5年3月2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不曾忘记的 “露天电影”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乃至八十年代初,京郊市民的文化生活极为贫乏,看电影可以说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事情了。那时候的人大多是看露天电影,或在村口的场院上、或在小学校的操场上。

那时候,到村子里放电影的信儿一般头天就知道了,最晚的当天上午就有了消息,有时村里的广播站还通知一下。放电影的当晚,人们早早地就到小学校的操场上占座儿了,多是拿着小凳子、马扎儿,有的人就搬两块砖坐在地上。如果等到电影开演的时候来,就没好位置了,只能是站着看。有些孩子或是站在凳子或者自行车的后架上看,有的孩子干脆爬到树上看。

夜色终于在人们的渴盼中降临,电影机上雪亮的灯打开了,放映员开始调试机器,上胶片,大人小孩都围着看。一道光柱打在银幕上,调皮的孩子跳一跳,挥挥手,做着各种怪样儿,有的比划个马头,有的比划个兔耳朵,在银幕上留下硕大的影子。放映机“吱吱”地一转,音乐起来了,奇异的光影在银幕上印出期盼已久的画面,操场上立刻静了下来,大人小孩都睁大了双眼,直钩钩地盯着银幕,生怕错过一个镜头。每次放电影,几乎是全村的人都到场,甚至连附近村子的人也会赶过来。

在正片儿的前面,一般都会先放一段“新闻简报”或“动画片”,大约有20分钟,然后才放正片。故事片放映最多的是《地道战》、《地雷战》、《南征征战》、《英雄儿女》和样板戏。每到国庆节、春节,都要上映几部新电影,七十年代初期的新电影有《艳阳天》、《金光大道》、《青松岭》、《创业》、《火红的年代》、《闪闪的红星》等。当时放映的电影也有国外的片子,主要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以苏联、越南和阿尔巴尼亚的电影居多。朝鲜电影曾风靡一时,《看不见的战线》、《摘苹果的时候》、《鲜花盛开的村庄》、《卖花姑娘》为人们所熟悉。当时流传着这样一个顺口溜:“中国电影《新闻简报》,朝鲜电影哭哭笑笑,越南电影飞机大炮,罗马尼亚电影搂搂抱抱”,形象地概括了那个时期的电影特点。

粉碎“四人帮”后,一些五六十年代的老电影逐渐恢复放映,当时称“复影片”。与“文革”期间的电影相比,无论在题材上,还是情节上,都有很大不同,所以特别受人们喜欢。那时每次放电影,一般都会放两部片子,要放大半夜,现在我还能说出名字的就有二三十部,如《寂静的山林》、《虎穴追踪》、《国庆十点钟》、《柳堡的故事》、《野火春风斗古城》等。那阵子,人们看电影都看疯了,只要听说哪儿放电影,就赶过去。从头看到尾,不舍得放弃一次机会。

为了看电影,村民们也没少吃苦。冬天冷风飕飕,手脚都冻麻木了,边跺脚搓耳朵,边饶有兴致地看着。夏天呢,往往看得兴致正浓,突然狂风大作,电闪雷鸣,转眼就下起了瓢泼大雨,在场的人都被淋成了落汤鸡。

在没有电视,没有网络的年代,放电影就是村子里最快乐的时候。而露天电影场面大,离家又近,还不用花钱,要比到电影院看电影方便多了,想来就来,想走就走,很是随意,所以颇受人们的喜欢。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末,随着电视机、录像机的普及,“露天电影”逐渐消失了。

□户力平 文/图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DC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