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禽粪便,臭不可闻,一般人见了都会捂上鼻子,绕道而行,可京城却有一位老教授,每天与畜禽粪便打交道,一研究就是十年。
上世纪90年代初,以散养畜禽为生的京郊养殖村如雨后春笋般冒头,在为市民提供了新鲜肉、农民养殖户因此致富的同时,畜禽产生的粪便大面积堆在村里,极大破坏了农村环境。“臭气熏天、蚊蝇肆虐,污水满街都是,下雨天根本无法进村。”回忆起当时看到的场景,北京农学院刘克锋研究团队成员石爱平忍不住眉头一皱。除了脏,畜禽粪便还会污染土壤和水源,造成畜禽生病,影响庄稼生长。
看到多个村子的生活受到严重影响,刘克锋教授毅然从原来的垃圾分类研究转型,开始研究畜禽粪便处理课题,干上了整日和粪便打交道的科研工作。每天,他不是进村观察猪圈鸡栏里的粪便,就是钻进“实验室”研究粪便,或者进肥料厂了解粪便处理情况,十年如一日。
北郎中村就是一个改造好的典型案例。这里曾被誉为京郊养猪第一村,家家养猪,粪污遍村,曾经走在村里,一张嘴苍蝇就飞进去。为了处理成堆的猪粪,1997年,刘克锋团队进驻该村。最终,刘克锋团队成功利用猪粪发酵参数,配制出菌种,把猪粪转化成优质高效的有机肥,帮助北郎中村建起有机肥料厂,每年可生产有机肥6000吨,应用到农田里,实现有效循环。他们的技术不仅处理了全村所有粪便,而且提高了作物产量。现在的北郎中村鲜花盛开,绿树环抱,被评为北京市最美乡村之一。
臭?刘克锋对此甘之如饴:“我们的研究,是让畜禽养殖业走上循环农业道路,保护好生态环境,这项工作的社会效益,远远高于经济效益。有些事,总得有人去做。”
□本报记者 任洁 文
图片由北京农学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