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情怀
3上一版  下一版4
 
我的婚礼
我的小学老师
30年前买的 《辞海》
午报是我的 良师益友
■征稿启事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篇4 2015年1月1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的婚礼

 

2000年正月初五,随着鞭炮声响起,我从住了近23年的闺房中走了出来。按照老家的风俗,在屋檐滴水的地方,我脱去了在家常穿的旧布鞋换上了崭新的皮鞋,在哥哥嫂子妹妹及媒人们的护送下离开了家。身后,传来了母亲在房间里撕心裂肺的哭声,我知道这哭声中蕴含的内容,我流泪了,但还是按照风俗,头也不回的往前走。

我和老公既是同窗又是同村。他家在河的上游,我在下游。那时农村里的经济条件还不是很好,也不怎么流行请婚车,加上路近,我和送亲的家人是步行到老公家的。按照风俗,我们逆流而上,这象征着未来的日子蒸蒸日上。无意间竟与《诗经》里的“溯洄从之”相合了。

走在河沿上,抬嫁妆的队伍在前,送亲的队伍在后,那时的嫁妆除了基本的木制生活用品,流行的日常电器基本都有个两三件。由于比较重的电器,像彩电、冰箱、实木沙发等都是提前送到老公家了,结婚那天就只抬了个空包装盒子,倒也很惬意。一路上,大家有说有笑的走着,到了一户人家门前停了下来,把火桶里的火盆拿出来,那户人家倒了一些烧红了炭火在里面,寓意着是火种代代相传,然后就一股劲地到了老公家,老公家的门口站满了人,还没到门口,鞭炮声就响起了,立马就有小伙子们帮着往家抬嫁妆。

接下来,我就被两个小姑娘搀扶着进了洞房,嫂子和妹妹陪我在房里坐着,村里的姑娘大嫂和小屁孩们都涌了进来看我这个新娘子,小姑子忙着给大家发喜糖。一会儿,就有大嫂端着一杯红糖水来了,先给我喝了一口,然后婆婆、公公等家人都喝了一口,意味着一家人甜甜蜜蜜、和和美美的过日子。

一转眼,女儿都上高一了。每次看到这张结婚场景照片的时候,都会莫名的激动和羞涩,总感觉自己还是个沉浸在甜蜜中的初嫁娘。

□李冬霞 文/图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