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科院24日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劳动争议仍然是中国社会矛盾冲突数量最多的一个方面,“领跑”社会矛盾冲突“排行榜”。报告显示,前三个季度,各级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和仲裁机构共受理案件52.2万件,涉及劳动者72.1万人,同比分别增长5.6%和11.1%,共审结48.7万件,同比增长3.7%。(12月24日中新网)
报告称,由各种劳动争议引发的劳动者群体性事件数量也有较大增长,事件焦点主要涉及工资(讨薪)、企业裁员和经济补偿、出租车运营争议、职工保险福利争议等问题。特别值得注意的是1000人以上的群体性劳动争议事件多发频发,根据全国总工会的数据,前三季度这类大规模群体性劳动争议事件发生了52起。
劳动争议“领跑”社会矛盾冲突“排行榜”说明啥?
第一,劳动者尤其是随着农民工群体的增加,劳动者的基数越来越庞大,成分越来越复杂,劳动争议增多和此正相关。第二,随着社会的进步,广大劳动者的维权意识在觉醒,法律意识在增强,昔日忍气吞声惯了的他们开始选择抗争。第三,树林子大了什么鸟儿都有,由于开店的门槛放宽,一些低素质的人摇身而成老板,加之竞争加剧,其间不少人因为利欲熏心或亏本而变得心黑手辣,肆意盘剥或侵吞劳动者的正当权益。
尤其值得警惕的是,1000人以上的群体性劳动争议事件多发频发,前三季度这类大规模群体性劳动争议事件发生了52起。这反映了一些大型企业包括私企外企甚至国企,在社会转型、企业转轨甚至产品转产过程中,和劳动者都有一些比较激进、剧烈且不可调和的利益冲撞,于是,一个人不干了,一群人不干了,星火燎原,酿成了大事。
而且毫无疑问,随着自媒体的传播,多媒体的造势,一些本来不大或者不太大的事情,由于社会舆情对社会热点事件的关注增强,最后变成大事,甚至变得不可收拾,比如由一人跳变成十一连跳之类。这其中值得反思的,首先是企业自身的问题,其次是网媒的推波助澜。企业自身有问题,是真正的隐患或祸患;网媒作为推手,是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有监督也添乱,监督多于添乱,是把双刃剑。
其实,这里还暴露了政府或执法部门的短板。即以最常发生最多发生的欠薪等劳动争议为例,尽管我们年年都有多部门联合讨薪,平时更有具体部门坐镇维权,但却成为一个顽症,成为农民工的心结,更成为政府的纠结。有办法吗?有,工资月结。有处罚吗?有,企业连坐。有法律吗?有,欠薪入罪。然而,一些大城市大企业做得还可以,到了一些中小城市或小企业,就按下葫芦浮起瓢,没治了。
果真没治了吗?也不是,头顶有法治,一把手若说治,谁敢不治?问题是不治。“市长都管不了,我们能管得了吗?”“这事不归我们管。”“回去等消息,时间不能确定。”……这是湖北42名农民工在辽宁本溪市讨要被拖欠了两年的工资听到最多的几句话。两年时间里,农民工们被省、市、区8个主管部门推来“踢”去,如今,他们仍游走在讨薪的“马拉松”路上,本来就弱势的农民工,遇到这样的事儿,的确够悲惨的。
劳动争议“领跑”社会矛盾冲突其实坐实了两点,企业必须规矩,一旦犯规就是大事;治本必须法治,人也是主体,领导也需责任制,没人管有法也没治。
□韩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