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情怀
3上一版  下一版4
 
老屋的黑白电视机
特殊的战斗
我和午报记者是朋友
■征稿启事
 
返回京工网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4年12月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特殊的战斗
我在板门店停战谈判会议上当“记者”
 

1952年6月底的一个炎热的下午,我们志愿军政治部文工团正在排练歌剧《和平战士》。这个戏围绕敌人派遣特务潜入开城中立区,杀害我方正在执行巡逻任务的军事警察姚庆祥排长这一事件,揭露敌人的阴谋,也反映敌我双方在板门店停战谈判会议上的激烈斗争。我在此剧中扮演了美方代表、敌联络官肯尼上校。由于缺乏实际生活,大家反映我演得不够深刻,我为此而苦恼着。

午休刚过,班长凌连进兴冲冲地从外边跑来,要我马上随文工团高队长去执行一项特别任务,说领导让你扮成一个志愿军记者随谈判工作人员去板门店体验生活。

车行不到半小时,板门店已在望,四个白色气球漂浮在半空,周围是红色的布幔。我的心不由得有些紧张。队长嘱咐我:“那里不是一般的外交场合,是敌我斗争的又一个战场,我们是去执行特殊的战斗任务,在那里只能多看、多听、多记,不能随意与别人交谈,尤其不准随意和敌方人员交谈,一句话说错了可不得了!你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代表着中国人民志愿军。”

车子驶入会场,只见到处是穿着绿军装的人走来走去,有许多是敌方的记者。我转身用目光搜寻我需要的形象,可是周围都是敌方记者和士兵,还有几个美军军官,他们好像很注意我似的。我一转身,刚走几步,只见一个黑头发、戴眼镜、瘦瘦的亚洲人,身穿美国军装,抢上来拦住我去路,脸上挤出一丝微笑用半生不熟的中国话问道:“请问……你……是……中国志愿军……记……记者吗?”我想起队长的指示,不敢答话,装着没听清的样子。忽然一只手从左边伸过来,抓住我的肩膀往左边一拉,便到了一个帐篷拐角后边。

拉我过来的原来是志愿军的真记者老张。我问老张:“他想干什么?”老张指指前边小声说:“你看!”我一望,只见两个美国军官拿着相机远远地望着我们这边,好像没拍成很失望。老张继续说:“刚才,那个日本人和你说话时,那两个美国人想给你们拍照,我一拉你,他们没拍成!”我问:“给我和日本记者拍照干什么?”老张说:“我估计,因目前我们和日本没有外交关系,双方政府互不承认,如果把你们交谈时的情景拍下来,美方可能拿去造谣,说这是中日两国的官员正利用板门店会晤的机会进行商谈某个问题,这说明中共在实际上是承认日本政府的,你说我们岂不被动了吗?”我一听,不由得出了一身冷汗。

在一个帐篷中,我方联络官朝鲜人民军的张春山上校正在和美军联络官激烈辩论着,我仔细看了看美军联络官,是个中等个子,约40岁左右,精神疲倦的面容,一对蓝色的眼睛在他那瘦削苍白的脸上闪着狡猾的凶光。老张对我说:“他就是你要扮演的美军联络官——肯尼上校。”我说:“你帮我把他拍下来。”于是老张和我同时举起相机对准肯尼,正巧,这个轻浮傲慢、言语刻薄的家伙正把脚放在谈判桌上不停地摇摆,见我的相机对准他,连忙把脚放了下去,神情有些狼狈。在铁证如山的大量证据面前,肯尼死不认账,板着脸阴阳怪气地说:“不管是哪一方的飞机,都有可能发生这种事,怎么能说一定是联合国军的飞机呢?”我方代表:“铁的证据说明了是你们的飞机干的!”肯尼狡猾地说:“你看见轰炸机有几个发动机?”我方代表有力地反驳说:“这么说,你只有眼看着这架飞机飞到这里,从空中掉下来才能证明是你们的飞机?”肯尼有些狼狈,便顺手拿起桌上我方工作人员抽的“大中华”牌香烟盒,从中抽出了一支。机警的老张不失时机地“咔嚓”一声,把肯尼这个动作拍了下来……

在返回的路上,我思绪万千,这场“特殊的战斗”教育了我,使我对美帝国主义侵略者的丑恶面目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经过刻苦努力,挖掘角色内心的深度和广度,我在《和平战士》中由于扮演美军联络官肯尼上校出色,荣立了三等功,并因此获得一枚朝鲜军功章。

□陈新华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