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在你现在和曾经的工会工作中,有无数个细节如同过眼云烟飘过。但总会有一些小故事伴随着某些物件、某些人和某种符号留了下来。比如一次活动、一个日子、一张照片……
我参加革命工作43年,前36年是从事基层工会工作,参加市、区、产业工会举办的培训班或学习班有过多少次,已记不清了,可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和六十年代中期,我曾参加过的两期学习班学习至今记忆犹新。
“反右”后,基层工会普遍出现了脱离群众的倾向,1959年11月,我参加了市总工会举办的专职工会主席培训班,在北京市总工会干部学校,把印刷行业的工会主席编为一个小组便于交流学习。当时市总工会倡导工会系统要全心全意为职工群众服务。工会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当时叫“做好人的工作”,这是在基层工会解决脱离群众的一个转折点。
接着是六十年代初,我参加了东城区工会在区委党校举办的工会专职干部学习班,学习了毛泽东同志的“老三篇”,贯彻党的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三大优良作风。在上次培训班的基础上,区工会这次学习,目的更加明确,对学习和践行党的群众路线进一步提高了认识,这一次一个月的培训班,拿出一周时间回厂找差距,征求意见,研究改进措施,然后回学习班再交流。这是一次学以致用的培训班,我记得当时《工人日报》记者跟踪我们采访,后来在《工人日报》用多半个版面发表了我们几位学员的学习心得与体会,我写的题目是《找到了工作中的主要矛盾》。先后两期培训班帮助工会基层干部解除了后顾之忧,在党和上级工会的领导下,大伙儿都在大胆地开展工会工作。当时,我们认为这是工会工作的第二个春天。
粉碎“四人帮”后,随着企业整顿,工会正常活动也很快恢复,在宣传教育、劳动竞赛、职工生活、女工工作、文体活动等方面发挥了工会工作有群众基础的优势。我带领工会委员会一班人和广大工会积极分子,协助行政完成了企业整顿的工作任务,同时完成了建设“职工之家”的各项工作目标,重新建立起工会工作的10项制度。记得市总工会还用简报转发了我厂工会的10项制度,认为我厂的制度切实可行,有借鉴作用。在当年市出版系统工作会议上作了经验介绍。根据党委关于两个文明一起抓,两手都要硬的统一部署,协助胶印车间党支部、车间工会总结了在生产第一线开展政治思想工作的经验;培养总结了制版车间工会主席胡修章(工段长兼任车间工会主席)从点滴做起为职工服务的经验,树立起兼职工会工作者的典型,在东城区工会干部大会上作了经验介绍,产生了强烈的反响。后来,胡修章同志被推选为区人大代表。
2014年春天,我们老夫妇俩特意到敬老院看望了胡修章老夫妇俩,回忆往事,有说不完的话。
□郝宝璋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