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年来,从西城区的家到海淀区清河,单程2小时的公交车,49岁的女环卫工李银环每周坚持往返至少一次,风雨无阻。那里让她牵挂着的,是瘫痪在床的工友李兰英。“想到她憔悴的脸和消极的话,总让人放心不下,得空就得去看看。”李银环觉得,这是自己做得最有意义的事儿。(10月6日《新京报》)
女环卫工李银环坚持每周看望一次患病的“小妹”,物质支援、事务处理固然是一个帮助的层面,然而,精神的支持和慰藉显然更具意义。李银环的“利他”源于工友曾经朝夕相处的真挚情谊,也源于她个人修养的境界。姐妹有难,不忍离弃,是“义”;看她“不顺”,放心不下,是“慈、善”;以关怀照顾弱势者为“最有意义的事”,而不是“自找麻烦”,是“仁爱”。 李银环照顾生病工友七年如一日的凡人壮举,彰显了凝聚在她身上“仁爱友善”的美好情怀和动人光芒。
社会需要“利他”;社会个体在“利他”行为中利于他人同时提升自己,这个过程本身也是一种至善至美。“利他”,不必等到有强大的助人能力而后为之;“仁远乎哉?我欲仁则斯仁至矣”,正如女环卫工李银环,社会个体可以在“利他”的轻易与难能中,为建设一个美好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
□张渤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