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入职时为提高工作效率,学电脑练盲打,她几乎搭上所有的业余时间
■为帮助退养工人解决困难,每次见到领导,她都趁机反映工人实际困难
■听说员工家属患了食道癌,吞咽食物困难,她自掏腰包买了研磨机送去
■北京市朝阳区建外社区经济管理中心副书记、首都劳动奖章获得者——
《道德经》里有云:“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塔,起于累土……”这是朱俊东最喜欢的一句话,她也是这样做的,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做起,从普通职工做到北京市朝阳区建外社区经济管理中心副书记、北京市融川商贸有限公司副经理,从细微之处体现了爱岗敬业的精神。近几年,她主抓企业经济转型,使企业由过去单一收取租金和管理费,调整为以互联网金融为主要业务。2014年,朱俊东荣获首都劳动奖章。
积极反映职工困难
帮200退养人员改善生活
“从小城市到了大城市,各个方面都要一点点的适应,工作更是要从点点滴滴做起,刚来北京的时候压力很大。”原本在河北省沧州市做出纳的朱俊东,1995年随军调入建外劳动服务公司,在办公室做文员工作。
那时候,刚刚兴起用电脑办公,同事们对电脑都很不熟练。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朱俊东利用业余时间学习电脑,并苦练盲打。不光在电脑前联系,吃饭的时候、看书的时候,只要有点空闲,她就用手在桌子上敲敲打打,还被同事打趣的称为“钢琴大师”。没过多久,她成为了一名电脑高手和打字快手,不光领导喜欢让她录入,就连同事都爱找她帮忙。这时,朱俊东感觉到终于融入了这个集体。
随着体制改革的加快,劳资科的两位工作人员全部买断工龄离岗。在这个用人之际,领导想到了这个平日里踏实肯干的小科员。她勤奋认真的工作态度让领导觉得把这项重要的工作交给她很放心。于是,她临危受命接手了劳资工作。没有正式的交接手续,没有师傅领进门的过程,朱俊东一时之间理不出头绪。但她没有灰心。她暗下决心:“我一定要干好,不能辜负领导的信任。”
她每天到的最早,走得最晚,从零开始整理在职、退休和退养人员的档案,登记造册,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并及时准确地报出了第一个劳资报表,顺利完成了劳资工作的平稳过渡。
在新岗位上,朱俊东了解到由于历史原因,存在着这么一个特殊群体——退养人员。他们没有正式的招工手续,虽在各自的岗位上勤勤恳恳工作多年,但享受不到退休金,且退养费不高,生病后医药费报销有限,这个群体生活困难。
只要上级单位开劳资会,朱俊东就会反映这个问题,每次见到领导,她都把这群人的实际困难讲述一遍,希望得到解决。终于,在上级领导的关注和支持下,退养职工的生活补助和二次报销医药费得以解决, 200多人的生活状况有了改善。有些老人送来了表扬信,有些老人拿到补助金后激动地流下了眼泪。
创新企业经营模式
率队攻下互联网金融业务
随着时间的推进,建外劳动服务公司更名为北京市朝阳区建外社区经济管理中心,近几年还由事业单位转型为企业,成立北京市融川商贸有限公司。同企业共同成长的朱俊东已经由最初的一名科员成为了中心副书记兼公司的副经理。
2012年,在朱俊东的建议下,公司开始尝试互联网金融业务。在进行企业内部改革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她付出了大量努力。“作为企业,我们的上级单位对我们有任务指标的考核,包括收入和利润的完成额等。一方面是为了完成上级单位下达的任务指标,另一方面其实也是为了我们企业的自身发展。这才成立了北京市融川融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做一些担保业务和小额的贷款等。”朱俊东向记者介绍说。
在她的带领下,这个团队经过一年多的申请、现场审核等过程,终于在2013年4月取得了北京市金融局颁发的《融资性担保机构经营许可证》,成为朝阳区屈指可数的取证单位之一。不仅如此,融川公司还设立了标准化机房,建立了两个电子商务网站,并取得北京市通信管理局颁发的《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成为了涉足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创新型企业。
硬件具备了,招聘专业技术人才成为了当务之急。同十几年前一样,关键时刻朱俊东把大旗扛了起来,面试、笔试等层层把关。最终,招聘到了10名高学历、有技术的年轻职工。融川公司从人员上实现了年轻化、专业化,这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不仅如此,朱俊东认真钻研业务知识,从头学习金融、互联网等方面的知识。“由于是新型的企业,一切都是新的模式,我必须跟上企业的发展。作为领导,一定要懂业务内容,不然是无法领导这个团队向前走的。”朱俊东认真地说。不仅自己学习,她还创造一切机会对职工进行培训,定期邀请专家进行授课,培训年轻职工。
关心职工工作生活
被称为职工的“暖心姐姐”
作为企业的副经理,她带头开展业务工作,作为中心的副书记,她给予了职工春天般的温暖。每天早上第一件事,朱俊东就是到每个工作间转一圈,关注每一个人的工作状态。看到状态不好的职工,她一定会真诚地询问:“是不是家里有什么事情?”
“目前企业处在创业初期,思想政治工作要跟上。而且现在新招聘来的职工都是80后和90后,不同于我们那个年代。我们那个年代大家工作都比较主动,勇于担当,现在这些孩子相比较来说自我一些,怎么把他们这些‘自我’克服掉是我的主要工作。”朱俊东拿起桌上的水杯说道。“其实就是交朋友,和这些年轻人交朋友,帮着把他们生活中的事情解决好,让他们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
朱俊东曾观察到一个员工不像以前那么爱说话了,还老皱着眉头。在办公室内,朱俊东亲切的询问她怎么回事,这位小姑娘眼泪立即流了下来。原来她的姥姥得了食道癌,朱俊东连忙问用不用帮着联系医院。
听说食道癌病人吞咽食物非常困难,朱俊东自掏腰包买了研磨机送给这位职工,让她把食物打碎后给姥姥吃,借此补充营养。职工感动的说:“书记您想的真细致,我都没有想到。”
细致周到的暖心大姐姐形象,让朱俊东带领的团队具有很强的凝聚力,同事们都说,“在这样的单位工作,干劲十足。”
□本报记者 刘欣欣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