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1版)
科技成果三:“梦想”号大洋钻探船建成入列。该成果发布单位为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中船集团研究建造的“梦想”号采用“模块化”设计理念,攻克多项世界级技术难题,以“小吨位”实现“多功能”,成功解决了大洋科学钻探、深海油气勘探和天然气水合物勘查试采等多功能同船融合问题,最大钻深达11000米,打造全球海域无限航区的海上“实验室”。
值得一提的是,科技成果九发布的是北京人工智能创新应用成果,这是本次重要成果发布中首次展示北京人工智能创新应用成果。北京人工智能创新应用成果包含AI+工业制造、AI+生活服务、AI+医药健康、AI+个性化学习等9个应用场景,系统展示在AI的深度赋能下,材料、医药、金融等领域产出的前沿创新成果,展现北京打造AI+高地,AI赋能千行百业的生动实践。
其中,AI赋能小米高性能合金材料研发,研发效率提升数十倍, 快速找出性能环保双优的压铸新解。小米与国家级材料重点实验室合作,基于AI仿真系统研发出高强高韧免热处理环保压铸材料“泰坦合金”,成为国内首家拥有自研合金材料的汽车厂商。小米泰坦合金的成果不仅体现了AI在材料研发中的巨大潜力,更为汽车制造行业的绿色转型提供了新思路。
在AI+医疗领域,AI赋能儿科医生,辅助生成更精准的诊疗方案。据了解,AI儿科医生是基于百川智能与国家儿童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联合研发的儿童健康大模型打造的颠覆性儿童医疗产品,是儿科医疗领域的重大创新成果。该成果提升了大模型在儿童医学尤其是儿童肿瘤、内分泌、眼科、过敏疾病等慢病的垂直领域能力。
科技成果十是北京重大开源成果,这也是在本次重要成果发布中首次展示北京重大开源成果。北京重大开源成果,通过“天工”“长安链”“RISC-V处理器核”“理想开源整车操作系统”等重点开源成果,全面展示北京引领开源潮流,打造开放创新生态的最新成就。
其中,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开源全球首款纯电驱全尺寸拟人奔跑人形机器人通用平台“天工”。开源内容包括天工结构图纸、软件系统,以及数据集等内容,为国内高校、科研机构和中小初创企业搭建了一个高水平的具身智能研究的基础底座。
理想开源首个整车操作系统,构建面向自动驾驶的端到端高性能、高安全、低资源消耗分布式操作系统。理想汽车自研操作系统通过开放源代码实现技术透明化,开发者可深度参与架构优化与功能定制。该系统支持车控域到智驾域的各种业务,提供灵活可裁剪的模块化服务,彻底打破“黑盒化”技术壁垒,填补智能汽车全场景操作系统开源市场的空白,保障产业链安全可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