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快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校企合作促进人工智能领域人才供需匹配
“午间课堂”为职工开辟健康运动新天地
较真网购“缩水” 非小题大做
农资打假
对无堂食外卖 要加强监管
对“AI理财”需要理性看待
推进居家适老化改造 让养老变“享老”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5年3月2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对“AI理财”需要理性看待

 

“我用AI给出的理财建议,居然真的赚到钱了!”近日,在某社交平台上,一位网友分享了自己利用人工智能进行理财的故事。记者调查发现,今年以来,有不少人开始尝试在理财、投资等场景中采纳人工智能给出的建议。不仅如此,多家金融机构也纷纷推出与人工智能相关的理财产品,为投资者提供风险管理方案以及资产配置策略。(3月19日《经济日报》)

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人工智能已悄然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理财领域也不例外。从社交平台上的热烈讨论到金融机构纷纷推出的AI理财产品,一股“AI理财”的热潮正在兴起。

面对“AI理财”这一新兴事物,我们应该保持理性看待的态度。一方面,要看到AI在理财方面的潜力和优势,利用其强大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为我们提供更多元化、个性化的理财建议。另一方面,也要清醒地认识到AI的局限性和潜在风险,避免过度依赖AI的建议,而是应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和金融素养,进行审慎决策。

同时,监管机构也应加强对AI理财产品的监管力度,确保其合规性、安全性和有效性。对于金融机构而言,在推出AI理财产品时,应充分披露产品的风险收益特征和投资策略,确保投资者能够充分了解并做出理性选择。

□王琦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北京市总工会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DC备案:京ICP备05021144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7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