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民服务是党和政府关怀人民群众的重要体现,其内容丰富多样。其中,城乡医疗政策的全面覆盖与有效落实,尤其是为特殊群体提供有力支持、保障资金及时发放以及缓解就医压力,已成为像大兴区榆垡镇崔指挥营村就业指导员吴艳这样的驻村就业指导员在日常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2023年12月,崔指挥营村的大部分村民都已顺利领取到了城乡医疗补充保障资金。然而,就在吴艳以为这项任务即将圆满完成时,镇社保服务大厅却联系到她,反馈称村里张大妈的银行卡处于“睡眠状态”,导致保障款项发放失败,需激活后才能正常发放。
“社保系统里留的电话一直无人接听,所以联系我,让我务必尽快找到张大妈。否则,如果在完成时限前无法发放这笔钱,后续再领取就困难了。”吴艳迅速翻阅户口大卡,但上面查询到的电话依然无法接通。于是,她立即联系村里的其他工作人员,经过几番周折,终于找到了老人的侄子,拿到了张大妈现在的联系方式。
吴艳一刻也不敢耽搁,第一时间拨通了电话。电话中,她耐心地向张大妈解释了款项未能成功发放的原因,并告知她解决银行卡“睡眠状态”的两种方法:一是前往银行重新激活账户,二是申请更换其他账户。然而,现实情况却让张大妈犯了难。张大妈是肢体二级残疾人,行动极为不便,老伴身体也不好,无法出门,子女又都不在身边。对于他们来说,去银行激活账户看似简单,实则困难重重。
“要知道,这一万两千多元的补充保障金,对于一个普通家庭来说,能够极大地缓解他们的就医压力。”想到这里,吴艳毫不犹豫地向张大妈要了地址,带着相关表格和材料,直接前往她家。那天正好赶上下雪,寒风凛冽,雪花纷飞。当吴艳顶着一身雪花敲开张大妈家的门时,大妈愣住了:“哎呀,下着这么大的雪,你还赶来了,不急这一天两天的。”
吴艳微微一笑,语气轻快地说:“没事,我这边稍微快一点,您就能早一点拿到保障金。”说着,她从包里拿出准备好的表格材料,一条一条地向张大妈仔细解释说明。随后,她当着张大妈的面,认真地填好了表格,并让张大妈完成了签名。最后,她拍下了张大妈要更换的银行卡,说道:“大妈,这样就行啦。我回去把照片打印出来就行,省得您再提供复印件了。这下手续资料都全了,您就放心等着拿钱吧!”
“真是太好了!接到你电话的时候,我还在发愁,这钱要是没了可怎么办。没想到才两天,你就全帮我解决了。”听着张大妈的连声夸赞,吴艳轻轻握住大妈的手,语气坚定地说:“大妈,这些都是我应该做的。您以后要是有激活残疾卡、补办社保卡、更改定点医院、办理高龄津贴这些重要的事情,或者其他任何需求,都可以随时给我打电话,我一定上门为您办妥!”张大妈紧紧握住吴艳的手,眼眶微红,激动地连声道谢。没过两天,张大妈的钱到账了,她还专门给吴艳打来电话道谢。
这一次冬日里的上门服务之行,不仅让张大妈和她的家人及时享受到党和国家的好政策,更让吴艳深刻认识到“上门办”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她说,作为一名基层便民服务工作者,要始终秉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竭尽所能为基层有合理需求的百姓提供更加高效、便捷服务,用自己不断前行的脚步,让更多优质便民政策,与更多有需求的百姓真正实现服务“零”距离。
□本报记者 孙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