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云水库,作为北京重要的地表饮用水源地、水资源战略储备基地,自1960年建成以来,始终是润泽京华大地、滋养首都人民的“大水缸”。在这片保水一线的土地上,“老钱”这个名字家喻户晓,他是同事们眼中的“宝藏老将”,更是团队的主心骨。多年来,“老钱”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身边每一个人,培养出的徒弟更是数不胜数。“老钱”便是密云水库库区管理所巡查一组班长钱东明。如今, 钱东明即将结束他在密云水库长达40年的职业生涯,他用一句话概括了自己40年来的朝朝暮暮——“干了一辈子水利工作,讲究的就是一个‘认真’。”
兢兢业业,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他的身影
1984年,19岁的钱东明来到密云水库管理处工作。他从学徒工做起,踏踏实实,兢兢业业。随着水源保护工作的加强,钱东明被调到了密云水库管理处水政监察大队,每天在密云水库库区巡逻,制止一切破坏水资源的违法行为。
工作中,钱东明的脚步踏遍了密云水库库区每一个角落,寒来暑往,风雨无阻。巡视过程中,库区的每一个角落、草丛,每一寸水面的细微波动,都逃不过他的眼睛。他经常会耐心解释库区禁止钓鱼的规定以及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在库区管理工作中,他履职尽责,还积极参与库区的维护工作,可以说,哪里有需要哪里就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
那时,水政监察大队每夜都安排了值班。鉴于单位女职工居多,夜间值班存在诸多不便,钱东明主动站了出来。他考虑到大家的难处,毅然承担了单位一半以上的夜班值守任务。
365天如一日,巡查、值班、办案、后勤保障,每一样工作钱东明都亲力亲为,耐心细致,大家都说他是个“讲究人”。
每一滴汗水都有价值,每一份坚守都值得
随着单位体制改革,密云水库管理处成立了库区管理所,钱东明带领的巡查一组肩负起水陆两方面的巡视重任。新成立的单位人手紧张,任务繁重,但他毫无怨言,一人身兼数职:上午负责陆地巡视,下午开展水面巡查,闲暇时还要打理站点的每一个角落。尽管如此,他依然像往常一样,浑身充满干劲,乐呵呵地忙碌着。大家都忍不住纳闷:“老钱怎么一点不像快要退休的人呢?”
记得2023年夏天,正值高温酷暑,太阳火辣辣地炙烤着大地,水面被晒得蒸气腾腾,让人喘不过气来。当时,巡查一组正在安装码头,但离岸边有一段距离,水浅得连船都无法靠近。面对这一难题,大家都一筹莫展,钱东明却毫不犹豫地第一个跳进水里,一次次尝试寻找合适的固定点位,用尽全身力气拽着绳子……经过一整天的忙碌,码头终于牢牢固定。虽然他的脸被晒得又红又黑,但看着坚固而气派的码头,他欣慰地说:“每一滴汗水都有价值,每一份坚守都值得。”
在日常工作中,无论春夏秋冬,钱东明几乎每天都要开车对管辖区域的网格员和保洁员进行监督检查,从调节池一直到内湖区域的污水处理站、网格员负责的近水地带,他都要逐一巡视。4月至11月,即便没有特殊任务,他每周也要开船进行几次水上巡视,一天下来,时间被安排得满满当当,甚至节假日都没有真正休息过一天。
尽最大努力发挥余热
在工作和生活中,这样的事迹数不胜数。每一次,钱东明总是冲锋在前,最脏最累的活他抢着干,他的所作所为极大地鼓舞了身边每一个人。他常说:“要做个‘讲究人’。”这句话不仅成了他的口头禅,更成为巡查一组全体队员的工作准则。在他的影响下,队员们个个干劲十足、斗志昂扬。
今年除夕,钱东明带领巡查一组全员在岗,24小时轮班值守。他们监测水质,排查隐患,劝阻危险行为……一顿迟来的年夜饭,换来的是密云水库的安澜无虞。他常告诫组里的巡查员:“这个区域平时乱倒垃圾的比较多,要多留意;那个村的污水井容易出问题,千万不能让污水排进库区。”这些年来,组里的巡查员从水务新兵成长为巡查干将,几乎都受到过钱东明手把手的指导。从冰面承重的判断,到隐蔽排污口的识别,钱东明总是事无巨细倾囊相授。组员们听得最多的,就是他常挂在嘴边的那句话:“水库安全无小事,每一个细节都关乎千万市民的饮水安全。”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时光飞逝,钱东明即将退休。他数着在岗的日子说:“我要在退休前,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在岗位上发挥余热。”
□本报记者 孙艳 通讯员 李婕 王艳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