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中,要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为人才创造良好生态环境,为人才心无旁骛地施展才华创造条件,充分释放各类人才活力,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坚强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近年来,北京市丰台区积极打造人才品牌,全面构建人才创新发展的生态体系,积极促进产才融合,加快推动人才和产业要素集聚,拓宽国际视野,持续营造开放包容的人才交流环境。(2月19日《光明日报》)
“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做好人才工作、发挥人才引领发展作用,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基础。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推动科技创新,关键在人才。让创新人才脱颖而出、尽展才华,需要为其创造政策完善、机制顺畅、平台广阔、氛围友好的生态环境。
环境好,则人才聚、事业兴;环境不好,则人才散、事业衰。人才是强国之根基,兴邦之大计,持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是影响人才成长、汇聚和作用发挥的关键一招,只有全方位营造人才宜业宜居的发展环境,才能聚人才之力、筑发展之基。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必须把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强化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营造良好人才发展生态,要强化目标导向引才育才。要不断加强人才工作顶层设计,坚持引育并举,构建定位清晰、层次合理、衔接有序的人才引育体系,分层分类构筑人才梯队,吸引更多人才来成就梦想。要加快打造聚才引智“强磁场”,聚焦关键领域和紧缺人才,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寻觅人才求贤若渴,发现人才如获至宝,举荐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各尽其能。同时,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营造良好人才发展生态,要建立健全科学评价体系凝聚人才。要建立多元协同的人才分类评价体系,聚焦人才的综合素质、专业成就、市场贡献以及社会影响,广泛吸纳社会参与,确保人才评价的全面性和多样性。要建立“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社会参与”的复合评价机制,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全面衡量各类人才综合能力,让科学、公正的人才评价成为人才发展的“风向标”,树立以“实绩论英雄”的鲜明导向,实行体现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的收益分配机制,让事业激励人才,让人才成就事业,最大化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要尊重科学研究特点,为人才科技创新涵养良好生态,形成善待失败、宽容失败的社会创新氛围。
营造良好人才发展生态,要打造安身安心安业的环境留住人才。要落实好相关政策制度规定,营造待遇从优、保障有力的生活环境,切实解决实际困难,为人才解决好家庭后顾之忧,让人才安身、安心、安业,增强人才队伍的归属感和获得感,让人才创业有机会、干事有平台、发展有机会、生活有保障。要大力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环境,让各类人才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生动局面。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中,要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为人才创造良好生态环境,为人才心无旁骛地施展才华创造条件,充分释放各类人才活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坚强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