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张宣纸、一把排笔、一碗浆糊、一把鬃刷……下午2点,在位于北京城市图书馆古籍文献馆内的古籍修复工作室中,修复师刘晓羽正在补书叶。从事古籍修复17年的他,已数不清完成了多少次这样的修复操作。一年四季,作为修复组组长的他,与同事们一道,选择和古籍为伴,让众多破损的书籍焕发新生。
“古籍修复操作看似简单,其实每个步骤都有各自的挑战。”刘晓羽介绍,修复古籍大致有二十余个步骤。在他看来,修复古籍如同医生看病。“拿到一册需要修复的古籍后,修复师首先要仔细地观察,诊断出这册书的‘病情’。随后要根据‘病情’琢磨解决方法、制定修复方案。”
补书叶时选配纸有原则,要做到“宁浅勿深”;修复完的古籍要做到“书平口正”……日复一日的修复工作中,刘晓羽沿用着师傅们教授的古籍修复经验,也将积累的知识传递给年轻的修复师们。每当有年轻的修复师到来,他便会带着新人熟悉修复流程。不仅如此,在年轻修复师制定修复方案时,他也会亲自把关、给予建议。
目前,刘晓羽所在的首都图书馆古籍修复工作室共有修复师9人。这个由70后、80后、90后组成的修复团队,薪火相承、青蓝相继。平日的工作中,他们互相交流、互相搭台为破损的古籍“诊治”。这一点,90后修复师刘鎏印象深刻。去年,她和组长刘晓羽一起进行了《皇朝礼器图》的修复。一位是有着多年经验的古籍修复组组长,一位是硕士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文物与博物馆专业、研究方向为书画修复的年轻修复师,两人犹如医生会诊一般,默契配合、仔细进行着每一项修复。
首都图书馆古籍修复工作室的修复师们也有不少学习交流的机会。不久前,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中心首都图书馆传习所揭牌。8位年轻的修复师们向古籍修复技艺传习导师刘建明行拜师礼,誓言将传承古籍修复技艺。据了解,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所采用“师带徒”方式培养修复骨干,在完成修复任务和骨干培训的前提下,传习所围绕“古籍修复”和“技艺传习”开展传播普及工作,面向游客与市民推出体验活动,让大众能够近距离感受古籍修复的魅力。
□本报记者 盛丽/文 曹立栋/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