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内耗”我已经听倦了,因为我就是一个很内耗的人。不过最近又开始流行起“精神外耗”了,它出自一句金句——“与其精神内耗自己,不如着力外耗他人。”我看到有人总结了“精神外耗”一些特征:不要老为别人着想,也为自己想想;不要总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也找找别人或环境的原因;被人否定时,坚持以“你在说什么”的态度应对。这个理论虽然听起来很爽,但我们能在工作生活中真正应用吗?还有,它能缓解内耗,提升我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吗?
市总工会职工服务中心心理咨询师解答: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精神外耗”其实就是向外归因。美国心理学家曾经提出过一个归因模型,他认为人在解释自己的行为时往往会使用两种策略,一种是向内归因,另一种是向外归因。其中,向内归因是指:认为某个行为或事件是由个人内部因素引起的,例如个人的能力、智商、选择、性格等。向外归因是指:认为某个行为或事件是由外部环境因素导致的,例如任务的难度、运气、时间、他人等。
有时候,同一件事情在不同归因模式的解释下,会有不同的结论。比如同样是设计方案没通过,客户不满意,要求再改。习惯向内归因的人可能就会想:“肯定是因为我经验不足,设计做得不够好,所以被嫌弃了。”随之而来的心情就是不安、忐忑、没自信;而习惯向外归因的人可能会想:“是不是客户有自己喜欢的风格?我得问问他们。”这样做,既减少了对个人负面表现的责备,也能让人更愿意面对难题。
这么看起来,向外归因比向内归因要好,不过也不能简单划分。如果总是向内归因的话,即把问题全都归结为自己,就容易导致习得性无助或陷入内耗当中;而总是向外归因,即把问题推给别人、推给环境,则容易忽视自己的问题,且可能会伤害到他人的感情、利益。
专家建议:
内外归因听起来是反义词,但其实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它们可以互相结合、互相作用。一个健康的归因模式,通常都是内外结合的,那如何科学地归因呢?
如果你发现自己经常习惯向外归因,即把事情都归咎于他人或环境,那不妨换个视角,有意识地从自身探究原因。例如自己哪些部分没做好,哪些可以下次改进等等。对事情、对自己进行一次客观地复盘,就能从单一的归因方式里走出来,获得成长与发展。
如果你发现自己一旦遇到挫折,就习惯性地责怪自己、消耗自己,觉得都是自己的原因,那不妨从此刻开始有意识地尝试向外归因,怎么做呢?分享两个小建议:
善用第三方视角。还是上面“客户不满意,设计方案没通过”的例子,假如这件事发生在你朋友身上,你是旁观者,你会怎么安慰朋友?相信绝大多数的人都不会“低情商”地指责朋友:“都是你不好,你能力不够,你还是多学习学习吧。”所以,面对消极事件时,请用安慰别人的方式去安慰自己,把自己当成无关紧要的第三方,客观、全面地看待问题。
小步尝试,频繁记录。你可以每天或每周记录工作中发现了什么事情,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面对积极的事件,可以问问自己为什么能获得这些成就?可能是自己付出了很多努力,还积极和大家沟通,总之多想想自己的优点。而面对消极的事件时,如果你发现自己总爱分析自身的原因,那不妨小小地向外探索一下,比如“这件事之所以会搞砸,还有时间不够、各部门配合度不高的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向外归因,即“精神外耗”的目的不是为了逃避责任、给他人甩锅,而是在“过度内耗”的情况下,给自己松松绑,让自己喘口气。所以,如果你是习惯内耗的人,那不妨大胆尝试一下“外耗”吧。
□本报记者 张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