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丰台
3上一版
 
来汽车博物馆 品味“儿童友好型博物馆”的奇妙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2024年6月1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来汽车博物馆 品味“儿童友好型博物馆”的奇妙

▲“造车派对”研学营活动让青少年化身汽车设计师、汽车工程师,开启汽车设计与制造体验之旅
▶由专业讲解员扮演的格格正给孩子们讲述清朝的一位“格格”初次见到汽车时的情景
“汽车小主播”开课了,该课通过“听、学、观、研、讲、解”的学习方式,激发孩子对科学技术的兴趣
 

用青少年喜爱的打开方式,积极构建“儿童友好型博物馆”,面向全年龄段受众推出分众化、精细化教育文化产品与服务,如“汽车大咖说”“未来汽车工程师”“雷锋,一个汽车兵的故事”“汽车小主播”“造车派对”暑期研学营等特色品牌活动……近年来,北京汽车博物馆积极跨界融合发展,推动馆馆合作、馆企合作、馆媒合作,拓展“博物馆+”,充分利用好博物馆的资源,让青少年在博物馆沉浸感更强、获得感更多。

在好玩有趣中 开启一场奇妙的探索

2024年的假期,北京汽车博物馆二层的“经典藏品”展区迎来了一群穿着橙黄马甲的小朋友。他们正围在博物馆一级藏品车“吉斯110”的周围,在卡通形象“嘟嘟”的带领下,仔细观察展品,并认真做记录。

“‘吉斯110’怎么没有后视镜啊?”一个小朋友通过观察突然发现。“它的后视镜不会是丢了吧?”“也许是坏了拿去修了。”“它本来就没有吧。”小朋友们七嘴八舌地猜想起来,他们既惊喜于自己的发现,又担心展品出现了“问题”,于是跟着“嘟嘟”一起去寻找答案。

其实,这看似偶然的发现,却是一次“精巧”的安排。今年各法定假期,北京汽车博物馆推出了“玩转汽博,发现之旅”科普探索游戏,这是博物馆打造的全新参观体验,也是贯彻“儿童友好型博物馆”理念的一次创新实践。刚刚发生在展区的场景,其实就是科普探索游戏《丢失的后视镜》故事中的一个片段。

据记者了解,“儿童友好”不仅体现在博物馆空间,更体现在博物馆的内容及文化普及上。“玩转汽博,发现之旅”就是用科普的内容、游戏的方式,让孩子们自主在故事场景中推进情节。区别于传统的观展模式,孩子们可以直接进入设置的故事场景,翻看提供的道具、模型和档案资料,还能直接与角色进行一对一交流,使得汽车知识科普和汽车文化熏陶在潜移默化中进行。

“最近,我们一直在琢磨,如何让工作人员动起来,让展品‘活’起来,更好地与孩子的研学活动‘合槽’。”北京汽车博物馆馆长乔晓鹏想出了“关键一招”——建设“儿童友好型博物馆”。

“我们设计的问题,大多没有标准答案。‘单打独斗’‘走马观花’肯定完不成任务。”乔晓鹏告诉记者,儿童友好型博物馆摒弃灌输式的教育模式,最大的特点在于沉浸,从而激发孩子自主学习、团队探究的热情。

设计生动的剧本游活动

上演“行走的科普文化课”

2024年伊始,北京汽车博物馆首次推出“时空穿梭:寻找龙芯之旅”剧本游活动。活动中,观众化身为故事中的主角,跟随“小鹏博士”以及他的伙伴一起为新发明的“飞行汽车”寻找优秀的“未来驾驶员”,围绕一把钥匙“龙芯”,在展区以“游戏、闯关、驾驶”等多种形式收集“芯片”合成“龙芯”,通过“主动式探索”,了解和学习汽车历史与科技知识,开启一种全新的博物馆沉浸式参观体验。

“什么是新能源?国家为什么要发展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在北宫小学的课堂上,在这些关键性问题的导入下,汽车博物馆科普老师宋潇萌带领学生开启了对新能源汽车的探索。通过送课程进校园,开展新能源汽车科普课程讲解及太阳能汽车的动手拼装,学生们在科普老师及志愿者的指导下,拼装光伏太阳能汽车,逐一安装齿轮箱、车身、太阳能等重要零部件,拼装完成一辆“个性化”十足的太阳能汽车。从零部件到整车的拼装过程中,学生们也直观地理解了太阳能汽车的发电原理,点燃了认识新能源汽车的兴趣。

课堂上鲜活的生活实例,让专业的汽车科学知识变得生动有趣,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同时让学生们深入理解能源和资源可持续使用的重要意义,形成课堂教育和课外实践的育人合力,推动博物馆教育与学校教育深度融合。

据乔晓鹏介绍,北京汽车博物馆基于场馆特色,通过创新科普表达方式,开发、积累形成了面向不同受众群体的60余门课程、26种学习单、科普图书、汽博馆校本课程、科普视频等形式多样的系列教育服务产品。以“车”为载体,构建了“汽车文化”“汽车科技”“汽车生活”三大主题,以及“馆校融合”“大众科普”“创新创意”三大方向的特色科普教育体系。通过在形式上创新教育项目,实现趣玩汽博、展区微课堂、科普实验进校园。

据记者了解,有了特色教育体系的支撑,打造“儿童友好型博物馆”就是要培育在博物馆长大的孩子,不同于学校的自上而下的教育模式,博物馆能够通过场景式教育激发孩子自主学习。大自然是最好的教室,博物馆是最好的课堂,在这里,孩子们可以探索、思考、成长。

爱上一座博物馆

每个青少年都可以找到乐趣

走在汽车博物馆的展厅里,不时会遇到推着婴儿车的父母带着年幼的孩子来启蒙,当然也少不了盯着一辆辆炫酷的赛车双眼放光、满怀憧憬的青少年……汽车博物馆真正做到了“面向全年龄段”的青少年,每个人都可以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

如果孩子对历史文化感兴趣,那他一定会爱上这里。在五层展区,孩子能看到古代掌管皇帝车马的官员“太仆”站在指南车前,讲述古代车马承载的治国理念,体会传统文化之美;还能看到世界上第一位女性驾驶员,也是第一辆汽车发明者的妻子“贝莎·本茨”女士缓缓道出第一辆汽车诞生背后的故事;还可以倾听清朝“格格”讲述初次见到汽车时的情景……

针对不同年龄段的青少年受众群体,汽车博物馆还提供了差异化讲解体系、“沉浸式”参观体验,各个展台都打造了专属讲解词或适龄的内容呈现。比如,讲解员变成汽车故事里的主角。汽车博物馆还特别将“雷锋的故事”制作成动画版,放在我国自主研发制造的“解放牌”卡车展台旁,让低龄小朋友了解汽车的同时,也能学习雷锋精神。

如果孩子们了解完汽车发展史以及生产、制造等方面的知识后还没过瘾,那么在这里还可以亲身体验一把驾驶的乐趣。

“极速对决”项目使用智能体感技术,参与者到达互动体验区2-3秒后,互动体验画面会被自动激活。参与者通过简单的身体晃动,隔空操控视频中的汽车,通过传感器技术能够精确地追踪体验者的身体动作与手势,感受赛车竞技的惊险刺激。

“与风共舞”项目模拟的是风洞试验。在模拟器上,体验者可感受狂风席卷的威力,体验汽车“与风共舞”。风洞试验将复杂的空气动力学原理转变成简单有趣的体验,在模拟的风洞里,观众可以通过操控汽车,控制车速来感受空气阻力对行驶中汽车的影响。

为保证学生在交通参与过程中的安全,汽车博物馆还专门设立了“安全校车体验营”。当体验者进入1:1的校车内部时,将通过影片学习校车安全知识,了解校车如何保证乘车安全,从而提高学生自救逃生能力。

在“青少年驾驶训练营”环节,体验者可以进入赛车模拟器,选择赛道与车辆,体验驾驶汽车在虚拟城市中行驶的感觉,了解汽车的运行原理和驾驶技巧,培养文明出行意识。

通过一个个精心设计的活动环节,北京汽车博物馆带给孩子们一场不一样的快乐时光,在玩中感受到汽车的魅力。未来,北京汽车博物馆将继续致力于打造儿童友好型博物馆,为孩子们创建一片可以深度参与、亲身体验的校外教育乐园。

□本报记者 余翠平 通讯员 戴钰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