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夏天,看到孩子们开心地吃着各种雪糕,我就不由得想到我童年卖冰棒的时光。
那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家在农村,一家九口人,全靠父母种田维持生计。那时村里没有小卖部。卖冰棒的人背着一个泡沫箱子,边走边叫:“卖冰棒!卖冰棒!”我在家里每每听到这叫声,就会条件反射似地跑出屋门,脚步不听使唤地跟着那人走。自己没有钱买,我就看别人买冰棒,远远地看别人吃冰棒,直到口水不知不觉流出来才落荒而逃。
我家门前有一条河,河对面是一道围墙,墙后是一排红砖灰瓦的房子,在房子前面是一群高大的杨树。我和小伙伴们常常望着对面,猜想那里住着什么人,他们不种田靠什么生活?因为大人告诉我们,河对面属于街上,那里的人不种田。
一个夏日午后,我和小伙伴游泳到对岸,从围墙一角的小门悄悄地溜进了那个院子。院子里有三四个小孩子在玩耍,有一个妇女在院子的水井边洗衣服。高高的杨树遮住了太阳,院子地面上一片斑驳的光影。
我的目光在院子里巡视一圈,最后被三个字吸住了:冰棒厂。那是靠近公路的一间房子。我看到有人进进出出,他们抱着或背着泡沫箱子。我跟着出去的人走,看到他们从院子走出去,来到外面的公路上继续走向远方。或许,他们中的某一个人,等一下就走到我们村子里去叫卖冰棒了。“哦,冰棒,原来在这里!”我的心无端地跳得快了,一个念头油然而生。
我鼓起勇气向冰棒厂的看门大爷了解冰棒的出厂价格,原来最便宜的白糖冰棒出厂价只要两分钱一根,到了外面卖三四分钱。我立刻拉了小伙伴游泳过河,回家找爸妈商量。我说了想卖冰棒的事,爸妈却持怀疑态度。但是他们最后还是借给我一元钱,让我去试一试。
第一次去冰棒厂买冰棒,是爸爸陪我去的。河上有桥,但是太远了,我们还是游泳过河去。一个大木盆装着买来的一箱子冰棒,推着过河来。回家以后换上干衣服,爸爸又帮我在泡沫箱子外面包了一件棉袄。我背着一箱子冰棒走上了村路,学着别人那样喊:“卖冰棒!卖冰棒!”两个妹妹跟着我,也喊着:“卖冰棒!快来买冰棒!”
第一次,我心中是忐忑不安的,我怕一箱子50根冰棒卖不出去。虽然我和妹妹很想吃,但是我们还是决定先卖,实在是卖不完就回去一家人一起吃。我脸皮薄,还怕遇到同学。
那一个下午,我们顶着大太阳,走了两个多小时,嗓子都喊哑了,最终卖掉了45根冰棒,每根赚一分钱。当我将一大叠分币交到爸爸的手上,爸爸欣慰地笑了。箱子里剩下的五根冰棒,已经快化成水了。我们五兄妹每人一根,喝着那已经不冰的冰棒水,我感觉心里甜丝丝的。
那时,村子里孩子多,当我背着冰棒叫卖时,身后跟着很多小孩子,但是他们大部分没有钱买。有人问我,可以拿鸡蛋换冰棒吗?我想了想说不行,因为我没有地方保管,天气热,鸡蛋容易坏。也有说拿其他东西换的,我都没有同意,除了一本小人书。
那个暑假,我在天晴的日子卖冰棒,挣到了一学期的学费,还让家里人时不时吃到冰棒。虽然我们吃的都是快化了的冰棒,但也算在那艰难的日子里实现了“冰棒自由”。
而今,老家河对面已经成了一个造纸厂,河水也不适合游泳,许多事物都一去不复返了。现在回望我的童年,最难忘的就是卖冰棒这件事。我为了吃冰棒,而鼓起勇气去卖冰棒。当时觉得有些丢人,也就只卖了那一个暑假。但是,现在想来那却是弥足珍贵的一种体验,通过自己的劳动,在清苦的童年尝到了生活的甜。
□谢先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