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墙黛瓦曲巷,小桥流水人家,村落安静、祥和,四座单孔古石拱桥下泛着粼粼波光,透着江南水乡的柔美与灵气。这里不仅是钱山漾古文化遗址、发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绸片,也是世界丝绸之源,更是世界乡村旅游大会永久会址的所在地,拥有古村、丝绸、蚕桑、农耕、碧水、古桥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旅游资源。它就是“世界乡村旅游小镇”、千年古村落——潞村。
暮春夏初时节,我走进坐落于长三角核心区域、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八里店镇西南部的潞村,邂逅了别样江南风情。
潞村,历史悠远、文化底蕴深厚,古有“潞溪”之称。最早可以追溯到47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期,当时已有先民在此生活繁衍。曾经水路四通八达,是周边地区重要的商贸集聚地之一。但随着上世纪70年代末常路乡驻地的搬迁和水路交通的淡出,街市逐渐冷清下来,这里进入了很长一段的沉寂期。但村民们一直默默地守着祖先留下来的青山绿水和宝贵资源,他们坚信潞村有更好的未来。
古村活化的文章应该怎么做?据当地人介绍,潞村人经过多方调研和征求意见,2018年底,古村落改造的主基调终于确定下来:小规模开发,大范围保护,风格上保留原有建筑肌理,尽量保留村庄本来的风貌。潞村,因为历史的积淀、文化的传承,构成了独特的气质和品格。文化既是一座古村的印记,也是她的根与魂。
村民慎潺华在潞村开出了一间“微书房”,简约的装饰、古朴的桌椅、丰富的书籍,让游客有了个歇歇脚、听故事的地方。
潞村绣坊,是绣娘汤树明和村里20多名姐妹重拾潞村刺绣技艺成立的,并组建了“潞村绣娘”团队。她们将传统的刺绣技艺运用到旗袍、团扇、丝巾、手拿包等物品上,为当地文创旅游产品开发提供了新思路。空闲之余,姐妹们还会穿上旗袍,撑一把油纸伞,在潞村的古桥和巷子间走上一圈,上演一场旗袍秀,让潞村的丝绸文化变得看得见、摸得着。
蚕桑文化展示馆,是村民韩琴伟创建,10余种蚕桑丝织技艺得以重现,让游客体验蚕桑文化,领略湖州千年丝韵。一楼以展示为主,能看到并体验选种、喂蚕、摘茧子、缫丝、剥绵兜、拉丝绵等一系列蚕桑丝织技艺;二楼是文创区,用茧子作画,将白白胖胖的蚕茧变成脸谱、蜜蜂、小猪等各类挂件,成为很多游客爱不释手的伴手礼。
位于起凤桥旁边的王大妈猪头肉面店,是潞村老字号,已开了43年,耄耋之年的王玉美用心做好一碗猪头肉面,只为留住千年古村的乡愁味道,店里的猪头肉肥而不腻,晶莹剔透,香酥可口。天气晴朗的时候,坐在室外看着小桥流水,嘴里吃着一碗猪头肉面,舒适惬意。
香浓的咖啡从“柴房咖啡”窗台飘出,店门口很是热闹。咖啡店由一群热爱艺术和生活的90后青年联合创办。由以前的旧柴房通过“微改造、精提升”的方式,因地制宜地将原有元素保留下来,成为店内的亮点与特色。在融合咖啡、美食、社交的主题空间里,咖啡的香气与隔岸“捌里馄饨”“清晨千张”等湖州老底子美食融为一体。此外,小慎饭堂、正店食肆、丝家别院、小李汤包等店铺也吸引了不少游客光顾。
出生于江西景德镇的汪丽,是一名陶瓷非遗传承人。在村里开了一家以陶瓷为主题的民宿“隐青·上河居”。通过网络直播,向粉丝介绍潞村美景,交流制瓷手艺,分享陶瓷文化。为非遗传承注入活力,让非遗成为新风尚。在潞村悦柳酒店,人们邂逅了现实版的大鱼海棠,圆中圆,圈套圈,是古典建筑与现代艺术的碰撞,更是传统与创新的融合。
古桥下,由西往东穿村而过的潞溪见证着这片土地所发生的变化,腾蛟、化龙、起凤、天保等四座古石桥静静伫立,名称雅致,寓意连贯。潞溪、古桥、老宅,走在潞村水街,它们仿佛就是千年历史的见证者,向来往的游客诉说着这里的繁华曾经。徜徉于潞村,只要有心去找,总会有一处适合你的打卡地。
在潞村,由3000把五颜六色的油纸伞打造的“天空之伞”,尤其吸人眼球,抬眼望去,让人们好像在童话梦境里。不经意间,我闯入网红打卡地——水杉森林绿道,漫步其中,好像来到绿野仙踪的世界,一碧千里,神秘而幽静。
在村子的南面,潞村人浪漫的种下了一大片花,有虞美人、大滨菊、花菱草等,花开之时,阳光下,花朵翩翩,没有扑鼻的香味,光是看这景便已经醉人几回。这花海撑起了千年古村的颜值,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观赏打卡。
岁月流转的四千年里,潞村钱山漾的故事,在丝绸残片中徐徐展开,一根根细密的蚕丝串联了千年的时光与记忆,也承载着厚重的中华文明与历史。潞村,我相信这个美丽古村落的未来将更加美好!
□林国强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