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接受记者采访当日,北京交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教授裴丽戴着一副金丝无框眼镜,说话不疾不徐,透着浓浓的书卷气。与温和宁静的外表不太一样,作为我国电子信息领域专家,她的工作节奏非常快,记者几次联系采访,她都因为忙于教学科研而分身乏术。这并不是托词,而是她几十年如一日的工作常态。在科研的关键阶段,她必须全身心投入,时常连续不间断地工作,以突破一项项技术难关。
让光通信关键技术不再“受制于人”
裴丽的本科和研究生均在北京交通大学就读,2002年博士毕业后留校任教。读研期间,她看到了光通信的广阔应用前景,选定其作为研究方向。随着时代发展,根据国家对高精尖领域的需要,她在光子集成、光芯片、光信息处理方面展开深入科研,致力于解决大容量光通信系统里的“卡脖子”问题。
光通信因其抽象性不太容易为普通人理解,它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每个人都能感受到其速度发展的日新月异。近30年来,光通信从最初网速仅有100Kps、只能实现语音功能,发展到如今骨干网速率达到400Gps,实验室通信网速率跃升到数百T,通信时语音和视频流畅进行,不再像过去那样容易卡顿,不仅可以实时获取更多信息,成本也在不断下降,网费越来越便宜,这些质的飞跃背后,离不开光通信技术的腾飞。
“大的信息量需要不断开发更大更稳定的系统,还要保证通信质量,以满足时代需求。”裴丽表示,国外高精尖技术不仅设备昂贵,还实行禁运。在中国科研人员的努力下,我国在很多方面已实现“弯道超车”。比如对于新型光电子器件的研发,其在光纤通信系统中展现出了多方面的优势,为提升通信质量、降低成本、推动产业发展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为光通信升级扩容的研究过程中,裴丽遇到一个又一个难题,但是她不断“打怪通关”,目标是研发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不再“受制于人”。
丰硕科研成果不断转化为实际生产力
更可贵的是,裴丽不仅在多项关键技术方面取得重要突破,而且研究成果并不“停留”在实验室内,她和一些国内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把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在多地实现工程应用,收获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在多年的职业生涯中,曾有名企向裴丽抛来“橄榄枝”,但她没有动心,而是专心做科研、精心育人才,也毫不遗憾当年没有出国留学。“早些年国内的实验条件跟国外确实有差距,但是这些年国内科研环境越来越好,国家从多层面、多角度对科研给予大力度支持,为科研人员搭建了非常好的平台。我很喜欢这样的环境,希望把国内平台用好,努力做出成绩来。”
凭借在专业领域的突出表现,裴丽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科技部重大专项课题等科研项目10余项,发表SCI收录论文100余篇,发明专利授权70余项;入选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被评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023年度“首都最美巾帼奋斗者”,获评詹天佑科技奖、詹天佑贡献奖,两次获得北京市青年优秀科技论文一等奖,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今年年初,裴丽主持的一项国家自然基金重大仪器项目完成结题。“这台设备经过至少三轮迭代,属于国际领先水平,且部分指标已经达到国际最先进程度,目前还没有看到其他同款设备。”她对自主研发的测试仪器充满了自信。
这个项目持续了5年时间,研究并不是一帆风顺,最艰难的阶段是进行到两年多的时候。当时样机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测出的数据准确度受到很大影响,限于成本因素也不允许反复实验。在这个艰难时期,她以超乎寻常的毅力和决心,全身心地投入到研究中,几乎将生活的重心完全转移到了实验室,日以继夜地工作,连轴转的状态维持了数月之久。但即使再难,她也从未想过凑合,甚至都没觉得乏累,一门心思地投入研究中,只想把这件事做好,其专注程度可见一斑。
裴丽带领项目组反复论证,不断优化,终于让项目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那一刻,她体会到满满的成就感。“物质需要固然不可缺少,但精神层面的富足更加重要,一个人要在精神上有所追求,树立报国之志,这样心里才是踏实的。”
把思政教育融入课程教学 做“四有”好老师
在开展紧张科研工作的同时,裴丽牢记教书育人使命,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放在首要位置,努力做“四有”好老师,曾担任本科生班主任,并长期担任大学生科研创新导师、“詹天佑班”本硕博联合培养导师等。
她坚持把思政教育、社会实践教育与课程教学相结合,依托教学实践创新教学内容,主讲3门本科生课程和2门研究生课程,并结合当下研究热点新增《硅基光电与人工智能芯片》等3门课程,她的公选课《现代通信热点》的选修人数屡屡突破上限。她主持《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智能光传感课程思政建设》等教改项目7项,发表教改论文6篇,获得北京市教学成果奖2项。
教学科研“双肩挑”,如今又多了北京市工会十五大代表的新身份,裴丽对自己的职责有了新的认识。“老师不能只懂学术,应该多学习、了解社会,尽心履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学会先做人再做事。”满怀赤子之心, 常存报国之志,这就是裴丽教授,一个纯粹、清澈的知识分子。
□本报记者 任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