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缓解产业工人培训形式单一、缺乏长效机制的难题,山东临沂罗庄区总工会帮助企业打造“工匠学社”,由劳模、工匠等领衔开展技能培训、研讨交流、创新创效等活动,推进职工培训向精准化、互动化、良性化发展。截至目前,全区已组建花卉、新医药、新材料等行业“工匠学社”12家。(5月16日《工人日报》)
据报道,“工匠学社”把职工技能培训的课堂设在生产一线,上课时间机动灵活,讲授内容精准对路,极大提升了培训的实效。同时,罗庄区总工会还通过“工匠学社”这一平台,促成劳模工匠和一线职工结成师徒对子,并组织开展“带徒名师”评选活动,获评的区级“带徒名师”可获得每人1000元的一次性奖励,有效调动了职工、工匠双方的积极性。
笔者以为,“工匠学社”是企业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好形式。“工匠学社”吸纳一线职工参加,开展协作攻关、革新创造等创新创效活动,既充分发挥了劳模工匠的业务专长、技术优势和“传帮带”作用,也弘扬了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激发广大技术工人在本职岗位上精益求精、追求卓越,走技能成才之路。更重要的是,“工匠学社”为一线职工提供了提升技能、参与创新的机会和平台,满足了产业工人个性化学习需求,提升了职工的专业技能水平,让更多的职工进入工匠成长通道。
一个劳模就是一粒种子,一个“工匠学社”就是一个人才“孵化器”。期待“工匠学社”多多益善,为一线职工提供更多更好的学习机会,铺就职工成才之路,助力更多产业工人的职业发展。
□刘予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