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本市
3上一版  下一版4
 
万余岗位助力毕业生顺利就业
北京打造全国具身智能创新高地
“五一”假期北京将推出2300余场文化活动
34项京津冀协同创新项目签约
本市“五一”假期将举办千余项促消费活动
“五一”假期北京高速交通量或将创历史新高
“点对点”服务促就业
小学以登记入学为主 单校划片和多校划片相结合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4年4月2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34项京津冀协同创新项目签约

 

本报讯(记者 孙艳) 近日,以“共建创新共同体,赋能美好京津冀”为主题的2024京津冀协同创新与高质量发展论坛举行。本次论坛由京津冀三地联合组织,是中关村论坛首次搭建京津冀协同创新的对话平台。论坛发布了一批近年来协同创新的重大成果,围绕技术创新平台、创新型企业、产学研合作等多个类别合作签约34项重点项目,助力三地共同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论坛上,北京市委常委、教育工委书记于英杰表示,近年来,京津冀三地聚焦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协同延伸、创新生态培育,携手打造协同创新共同体。2023年,北京流向津冀技术合同成交额同比增长109.8%,辐射带动作用逐步增强。

为进一步促进深度合作与科技成果转化,京津冀三地联合征集了北京优质科技成果、津冀技术需求,形成《京津冀科技成果供给及需求清单》,面向全国发布。其中,包括百余项北京科技成果供给清单以及80余项天津和河北省技术需求清单,内容涵盖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装备、新材料、医药健康、节能环保、智能制造等多个前沿领域。

作为京津冀首份区域创新地图,“京津冀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地图”在论坛现场启动上线。集中呈现京津冀范围内五大类创新资源,包括61个成果转化平台、86个创业孵化平台、66个产业创新平台、54个科技服务平台、70个产业空间载体,总计337个,吸引创新主体来京津冀开展技术研发和落地产业化。

据介绍,34个签约项目包括科技合作园区暨创新企业入驻类项目、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创新平台类项目、京津冀产学研合作与服务类项目。覆盖氢能、生物医药、工业互联网与网络安全、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和机器人等六大产业链,聚焦元宇宙、脑机接口、细胞和基因治疗等未来产业,共同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3上一篇  下一篇4  
   


主办:劳动午报社 运营管理:劳动午报社 版权所有©2013-2014 技术开发:正辰科技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东铁营横七条12号 邮编:100079
ICP备案:京ICP备20012564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0849号

 

关闭